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决定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全市教育系统聚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四库一册”全力支撑~~~
~~~
~~~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河人有个“绿色梦”

  初秋的午后,和煦的阳光倾洒在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干净整洁的街巷上。街巷两侧,每隔几米便放着一个木质小花箱,红色、粉色、黄色的月季花开得正艳。村后山,绿油油的竹柳树长势很好,几个村民正在林间管护树木。从红面山山顶远远望去,泥河村被一片绿色环绕。

  午休过后,85岁的村民李春莲来到自家院门口,拿着水壶给门前小花箱里的月季花浇水。“我家这花长得好吧!”一边浇花,李春莲还向几个熟络的村民“显摆”起来。“以前家家户户门前是柴堆、煤堆,不好看。这几年,村里装了花箱,撒了花籽,教我们怎么养花。花开的时候,花香就飘进院子里来了。”李春莲笑了。

  街上有花、山上有树,是如今泥河村的实景。去年,泥河村获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森林村”。环境好了,住在“森林村”里的泥河人没有丝毫松懈,他们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改造污水管网、开展“厕所革命”、实施“煤改气”工程……一件件实事办在了村民的心坎上。他们还积极谋划产业——完善红面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村里的竹柳林资源,发展木材初加工项目。这些年,泥河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为心中的乡村振兴“绿色梦”。

  傍晚时分,村民李建林家的小院热闹起来。李建林和几个朋友围坐在茶台前,谈天说地。院子里到处干净整洁,墙上挂有各式各样的物件,为小院增添了几分情调。“村里的条件不比城里差。煤气灶做饭,冬天还不用烧火取暖。今年,村里还改造了入户的污水管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把屋子装修了,在院里打造了小书房和茶室。我给小院取名叫‘青竹小院’。空闲的时候,和朋友们在这聚聚,日子挺美。”说起自己改造的小院,李建林的脸上满是骄傲。

  听到小院里热闹的声音,路过的泥河村党支部书记李秋明也走了进来。他接过话茬:“村里条件好,咱就得鼓励大伙儿拾掇干净自家的小院,打造美丽庭院,为咱村的环境增光添彩。环境好了,以后产业逐渐跟进,乡亲们的日子就更好了。”

  夕阳西下,在村里引进的山西秀河种植有限公司打工的村民张连英和几个同伴有说有笑地从村后山的小路上走了下来。“现在的光景不赖。在村里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说起现在的生活,张连英不由得感叹,“在公司打工,锄草、栽树、管护树苗啥也干。我家的地也流转给了公司,每年有1800元的流转费。加上我打工的工资,一年能挣个七八千块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几年,泥河村引进了山西秀河种植有限公司,流转了村里1200亩土地,种了竹柳树。“种竹柳树既能改善村里的环境,又能为村集体带来收益,一举两得。”李秋林说。泥河村还硬化了通往红面山的道路,在两侧种植树木,为招商引资开发红面山旅游资源做准备。

  这段时间,李秋明忙着考察木材加工项目。“村里有大片的竹柳林。未来,除了出售木材和苗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本地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竹柳产业见了效,可以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那时我们的‘绿色梦’就能照进现实。”李秋明说。

  (温荣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高新区视窗
   第04版:时事
图片新闻
《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向着人民满意的教育奋进
泥河人有个“绿色梦”
我市扎实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
郊区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
我市开展“质量月”系列活动
阳泉日报要闻01泥河人有个“绿色梦” 2021-09-01 2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