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深化省校合作工作相关要求,7月以来,积极与省内外各高校对接沟通,陆续迎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27所高校的1200余名师生,在阳泉开展24项座谈交流和项目签约活动,有效汇聚智慧力量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至14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来我市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师生们先后到我市百团大战纪念馆(碑)、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百度云计算技术(山西)有限公司等10余处红色遗址和代表企业,实地参观、聆听讲解,充分了解我市经济文化发展情况。随后,举办了山西阳泉干部学院“北京大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北京大学师生赴阳泉一中开展招生政策宣介暨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召开了深化市校合作暨高位推动阳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座谈会,为我市做好新时代思政课教育作出了新探索,为备战高考的学子搭建了交流学习新平台,为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谋划了新路径。
7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结合“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来我市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智库合作基地”及“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校地双方“两个第一”深度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共选派17名在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到我市党政机关、街道乡镇、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岗锻炼”。实训期间,硕士研究生们将聚焦资源型城市转型、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7月12日至21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山西阳泉支队以“理论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推动文旅发展”为主题,来我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与实践考察。大家聚焦集体经济、乡村旅游、非遗传承、特色文创等主题,深入城区小河村、圪台村、白羊墅村等7个乡村调研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前往阳坡垴社区调研“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随着基层志愿服务、企业交流计划、选调生交流等活动的举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考察中,清华大学团队在城区召开“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暨乡村振兴工作站第二次项目推进座谈会。会上,清华大学团队讲解展示了小河村乡村振兴工作站的设计方案2.0版,并与城区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城区将围绕强化统筹谋划、强化产学交流、强化人才集聚“三强化”思路,着力深化与清华大学的校地合作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推动高校资源和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7月10日至12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师生来我市开展“阳泉红色文化行”及学习交流活动。活动中,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举办了“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干部学院党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太原理工大学化工+1℃——绿水青山班”培训暨校地合作签约揭牌仪式上,分别与市委人才办和团市委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团建共建协议》;联合市能源局开展“党建引领谋发展,能源革命蹚新路”活动。通过各项活动,校地双方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展合作。
今年我市通过互联网发布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信息,涉及各县(区)及66个市直部门560余个岗位。信息一经发布,引起众多青年大学生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接收省内外实习实训大学生1200余名。(赵大宝 魏君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