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社保业务现在真方便。”近日,在城区义井街道义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里,50岁的王大爷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引导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查询业务,便捷的服务让他赞叹不已。
随着人社服务“强基层 建站点 就近办 优服务”专项行动的开展,全市人社系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人社公共服务协同推进机制,逐步健全横向联动各部门、各窗口、各业务服务人员,纵向贯通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基层站点、代办员的“三纵三横”政务服务体系,将社保、就业、劳动关系等人社公共服务延伸至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打通就近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真正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服务农民的强大力量。
全口径人社服务
群众办事有呼必应
城区上站街道晋东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是人社业务便民服务的基层网点之一。
10月30日,在附近小区居住的姚大叔通过网点内的人社服务平台,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办好了社保业务,满意而归。
“社保业务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姚大叔感叹,“家门口”的人社窗口建得好,让群众办事省时省力更省心。现场还有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着他们的相关诉求,打开系统平台,为居民查询办理相关业务,并耐心解答他们所关心的社保卡损坏遗失后的挂失、补发流程等问题,让居民切切实实听得懂、看得会、能够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将人社公共服务“就近办”作为民生实事积极推动,在各县(区)党委、政府以及组织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827个基层站点,组建了1400余人的代办员队伍,站点建设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建设目标、统一场所名称、统一制度建设、统一服务功能。同时,到村工作大学生充分发挥上级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代办员的职责,为群众做好各项人社公共服务。各站点依托我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群众可就近到站点找工作、办社保,办理23项业务。截至目前,各站点共受理业务8400余笔,“就近办”成效初步显现。
全方位增值服务
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问政于民、问需于企、问效于基层。全市人社系统广泛开展“摸实情、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入企服务活动和基层调研活动,走访企业,深入群众,找准基层治理中的堵点、企业发展一线的难点、 群众“急难愁盼”,倾听需求进而明确发力方向。
为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与8家合作银行共建设完成市级社保卡综合便民服务大厅、盂县社保卡综合便民服务大厅以及5家社保卡综合服务窗口、95家社保卡“金融+社保”一站式网点,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含电子社保卡开通、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社保卡挂失等多项高频社保业务。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更深入细致地做好一年一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确保老年人养老金正常发放,解决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手机认证的老年人的困难,各人社局社保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开展社保服务上门活动,把待遇资格认证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认证,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点对点”送政策,“一对一”解难题。聚焦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用心用情提供人社保障……诸多措施的实施,切实增强了企业和职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政务部门为公司提供一对一人社专员服务,不定期进行政策宣讲、问题解答,让我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办事高效,享受到了社保、就业、人才等多种惠企政策,这些政策解决了公司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满意地说。
全平台实时联动
服务质效不打折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数字中国”,“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这不仅是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在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的大厅内,“就近办运行分析监察平台”正处于实时运行状态,“各县(区)业务办理量”“不同岗位业务办结量”“劳动力分布情况”等数据实时更新,清晰可见。据介绍,这些数据均来源于全市人社系统全业务经办情况。为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努力打造既有温度又有热度,更有速度的人社服务品牌,市人社局将“数字人社”建设作为基础性引领性工程,推进人社政务服务“一门办”“一网办”“就近办”,以数字化建设为小切口,撬动服务民生大场景,推动建立人社公共服务业务运行分析指挥舱,通过分析全市、各县(区)、服务站及服务点就业、社保等运行情况,宏观监测我市人社政策落地精准度,为下一步充分指导各级人社部门落实工作任务,夯实了基础。
“推动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不足。目前,平台尚处于探索运行阶段。要真正做到数智引领人社政务服务或许还有很长路要走,以就业服务为例,要想真正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精准摸清就业供给侧和需求侧情况,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需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就业工作的新路径。”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作为一项关系国本、惠利人民、久久为功的远大事业,“就近办”的推行,让办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社保服务办好,再也不用劳心费神地跑路了,这样的为民务实行为,无疑是用惠民生的答卷温暖民心,用务实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汇聚全系统力量,“惠民生、暖民心”创新发展的“就近办”服务品牌,正用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推动人社温度和民生热度同频共振。(张景梅 樊晓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