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兔年“奋进键”,“卯”足干劲绘新景。新学期之初,为展示“双减”政策下各学科特色作业设计的阶段成果,义东沟小学于2月9日举行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寒假特色作业展示活动,各年级师生分批到会议室参观。
让我们在一幅幅作品中去领略各位教师的独特创意,感受学生寒假生活的丰富多彩吧!
年画、花灯
感受浓浓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三至六年级以“春节”为主题的搜集年俗、绘制年画、制作花灯贺卡的综合实践作业,画面生动,色彩丰富,引来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啧啧称赞。贴窗花、拜大年、逛花灯……一个个画面,将春节的传统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大红灯笼、宣纸宫灯、面塑孔雀、立体贺卡,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感受浓浓的“年味”,领略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年的味道犹在心间。
画报、绘本
领略别样的“数学味”
“数里乾坤大,形中日月长”。一、二年级的数学作业依据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课本上所学的认识时间、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在父母的帮助下,巧妙地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又好玩的数学画报。三年级数学以“走进生活,找寻数学的影子”为主题的学科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工具去度量,用数学的方式去记录。141班的李安淇设计的画报中记录着:桃酥饼干一提1千克,橘子罐头每瓶245克,每箱12瓶;142班的代明哲测量了冰箱高180厘米,等于1.8米……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数据,图文并茂地记录着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和长度,柴米油盐的生活味中蕴含着浓浓的“数学味”。
由数学老师们拟定话题,指导三年级学生完成的数学童话、四年级学生编绘的数学绘本故事,更是趣味十足。“天哪!什么情况?教室里,我的课桌居然不见了踪影……这不是我的课桌小七嘛!怎么变得这么小啦?”三年级141班吕佳烨的数学童话《课桌高约7厘米》,以大家平时混用长度单位的错误为背景,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课桌小七、主人“我”以及长度单位管理局局长白胡子爷爷之间的对话,告诉大家正确使用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别吵啦!你俩比较一下,谁大谁就是兄长。数学俱乐部里,57208、57802正在因为谁当老大而吵得不可开交。”四年级140班李晓松创作的数学绘本故事《比比谁最大》,将画面和文字完美结合,引领大家畅游在数学的童话里,梳理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妙趣横生。在孩子们的笔下,每一个数字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会思考、明是非。当“眼中的数学”遇上“心中的童话”,数学便不再抽象,独具别样的“数学味”。
成语、谚语、歇后语
体味精深的“文化味”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五、六年级搜集整理与“兔”相关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的语文学科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摘抄、积累的过程中,体味中华文化连绵五千载的博大精深。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兔子刨窝——不是人干的活;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活动现场,孩子们边看边读,时而静静地思考、琢磨,时而捧腹大笑。一句句谚语、一个个歇后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含蓄典雅,言浅意深。学生们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同时,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成语、谚语、歇后语,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文字背后蕴含的精深的“文化味”。
阅读、摘抄
品读浓郁的“书香味”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引导孩子们热爱阅读,记录摘抄优美的词句与段落,一直是语文老师们实实在在付诸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项行动。寒假,孩子们的阅读依然在继续,阅读摘抄仍旧在坚持。五、六年级学生结合学校开展的“品读经典”语文实践活动,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至1个小时,并完成阅读摘抄作业单。在徜徉文字海洋的过程中,爱上阅读,在阅读与积累中与好书共成长,品读着经典著作中浓郁的“书香味”。
此次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了相互借鉴、互学共研的平台,是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开篇之举。活动中,义东沟小学中心支部书记周俊堂、校长石丽卿等学校领导也参与其中,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作业设计给予了客观评价。他们希望广大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作业的“老面孔”,求“新”做“精”,设计融“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特色作业,有效推进义东沟小学“双减”工作的落实。
李小燕/文 王彩虹/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