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生日快乐!祝您身体健康……”5月21日一大早,远在天津的周钰就发送信息祝福母亲50岁生日快乐。与此同时,她提前在网上购买的肩颈按摩仪也通过快递送到了住在阳泉的母亲手中。周钰说,平时母亲操持家务很辛苦,颈椎、肩膀总是不舒服,希望这件礼物能送到她的心坎上。
生活中,在父母生日时,子女总会送上一份礼物展示孝心、表达祝福:一束鲜花、一套茶具、一个蛋糕或是一张体检卡……而为父母进行健康消费是子女表达关心的主要形式之一。谈及为父母进行健康消费的原因,大部分子女认为购买健康类产品可以为家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安心的保障。
子女孝心拉动的情感消费一直以来都是商家重点关注内容。在桃北东街某商场内,销售人员介绍,遇到子女为父母挑选礼物时,他们首要推销的产品就是按摩仪、足浴盆、安眠眼罩等,扫地机、洗碗机等实用性强、可以帮助长辈在做家务时省时省力的生活家电也很受欢迎。
那么,作为父母,最希望收到子女送的什么礼物呢?65岁的张珍家住燕竹花园小区3号楼,她的女儿在十年前嫁到了广东。“我和老伴也去广东住过一段时间,帮着照顾孩子。但是我们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如今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和她们见面的次数就愈发少了。”张珍遗憾地说道,今年过年由于女儿工作繁忙,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又匆匆回到广东。
“女儿很孝顺,逢年过节、我们老两口生日,她都会寄礼物回来。但其实送什么并不重要,礼物只是锦上添花,我们的愿望是她能常回家看看。”张珍说。尽管受访父母有着不一样的年龄、经历、生活环境,但大多数人和张珍的想法相似,认为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理解与陪伴才是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最长情的告白。
如今,许多子女对父母、长辈表达关爱的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快递式关爱”已不再是他们传递情感的唯一途径,“沉浸式双向陪伴”渐渐成为消费主流。
“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父母,关爱是随处可见的陪伴”某品牌智能屏音箱的广告语吸引了顾阳,他了解功能后便购买了一台安装在父母家中。“我妈一辈子就爱听戏,她搞不懂智能电视的操作,现在有了音箱,她冲音箱喊一句,就能立即播放想听的戏曲节目。”顾阳说,他在手机上通过“回家看看”功能可以看到母亲站在音箱面前认真地听戏,偶尔还跟着哼唱两句。
顾阳经常使用智能屏音箱的免费视频功能与父母视频,父母那边不需要点击接听就直接接通了。“出门在外工作,最牵挂的就是父母的身体状况,现在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安心不少。”顾阳说,到了晚饭时间,父母就会守在屏幕前等着他打来视频电话,他们总觉得这样就好像顾阳还在家里、陪在他们的身边。
“小时候总听电视里唱:‘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陪着爱人,常回家看看’,那时只觉得这首歌听起来其乐融融,现在我才真正懂得这首歌的含义。”出租车司机马越说道,因为工作缘故,他常年早出晚归,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5月23日是马越父亲的生日,他特意与同事换班,空出一天假期,提前在家附近的酒店订好餐位,邀请亲朋一同来为父亲庆祝生日。饭后,马越陪着父母在北山公园内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他说:“听着父母喋喋不休地‘唠叨’我,我感觉很幸福,这都是他们爱的心声。”(王玥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