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道239上一起追尾事故打破了深夜的宁静。18岁的赵某乘坐的无牌摩托车与前车相撞,身受重伤。事故发生地较为偏僻,距离阳煤总医院尚有几十公里。危急时刻,交警立即开启护送通道,同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服务站迅速响应,与医院沟通启动“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急救绿色通道模式。
经诊断,赵某伤势危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耳部撕裂。医院急诊科灯火通明,医疗团队全力抢救。在抢救结束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及时垫付13.89万元治疗费,保障赵某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如今,赵某已出院进行康复训练,家属哽咽致谢:“多亏交警、医生和道交救助基金及时帮助,才保住孩子的命!”这是道交救助基金保障民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成为新的安全风险隐患。尤其是涉及人员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当事人往往需要在交警部门、医院、保险公司三方之间来回奔波,甚至因为医疗救治及抢救费用垫付、赔偿等问题时常引发矛盾纠纷。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19年10月开始,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简化审批流程。截至今年5月中旬,累计完成713笔救助,垫付金额超2100万元。其中,为286人垫付抢救费702余万元,为407人垫付超七日抢救费1347余万元,为20人支付丧葬费83余万元,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为进一步创新服务形式,5月23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寿财险阳泉市中心支公司(救助基金管理人)共同举办了“警医保”民生服务站签约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市交通事故的伤员救治体系迈入“三方联动,一键响应”的全新阶段,为交通事故伤员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彻底打通了交通事故救援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起,我省先后两次修订《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2019年,将申请垫付的时限设定为60日,为伤者家属留出足够的申请时间,只要资料审核无误,救助基金管理人在2个工作日内就能垫付费用。2022年,我省根据有关政策作出新规定,如果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上一年度支出金额3倍以上,本年度暂停从交强险保险费中提取。2025年,我省多地进一步推进“警医保”合作,如忻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忻州市人民医院、中国人寿财险忻州市中心支公司签订“警医保”民生服务站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交警定责同步推送、医院救治先行垫付、保险理赔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此次我市建立“警医保”民生服务站,正是对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创新实践。它将交警、医院、保险公司三方紧密联系起来,依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项目,构建起协同发力的民生服务新平台,实现了事故信息实时传递、伤者零押金入院、救助申请与医疗垫付“一窗受理”等功能,极大地优化了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流程,是对上级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地与深化拓展,进一步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王尚举介绍,“警医保”模式将有效消除医院顾虑,减轻伤者负担,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全市公安交警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强与医疗机构和救助服务站的沟通联系,协调交通事故重伤员抢救费垫付衔接工作,打通“隔心墙”、争做“排头兵”,钻研业务,把救助工作这项暖心工程、惠民工程做实、做好。
市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下,收到交警支队《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后,医院立即为该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付费”模式;紧急情况下,交警支队未及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人寿财险(救助基金管理人)会直接电话通知医院先抢救,医院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无缝对接不影响患者抢救。同时,会配合患者出具相关时间范围内的费用清单,使患者第一时间申请到救助基金。医生端按照诊疗规范为伤员进行诊治,其间会联系救助基金服务站拨付费用。诊治结束后,对未使用完毕的基金原路退回,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手续。为顺利推动此项民生工程,市一院专门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方便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及时救助患者,并且指定专人对接此项工作,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抢救。
中国人寿财险阳泉中支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方共建民生服务站,标志着在“事故快速处置、医疗救援联动、保险服务前置”等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人寿财险将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完善救助流程协同体系,提升服务响应质效,把民生服务站建设作为公司服务地方的头号工程,在人力、物力、技术资源上优先保障,确保服务站高效运转、服务暖心;探索延伸服务场景,以最实举措创新服务,依托公司数字化平台优势,打通“事故定责—医疗救治—保险赔付”线上通道,推动救助工作从“事后补偿”向“全程护航”升级;强化三方常态化沟通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建立专班对接、定期会商、应急响应机制,携手打造规范高效、温暖透明的救助服务体系。
此次“警医保”民生服务站的建立,通过整合交警、医院、保险三方资源,构建起快速响应、高效协同的交通事故救援体系,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惠民利民举措,必将为更多交通事故伤员带来及时有效的救助,书写新时代民生保障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