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国庆节、“七一”前后,不少群众会登上位于郊区西南舁乡咀子上村半天垴之巅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纪念英雄。大家在西南舁乡革命英烈墙前久久伫立,或深深鞠躬致敬英烈,或手持菊花告慰英灵。
长37.7米、高4.75米,水泥底座、蓝砖砌筑、白灰勾缝……松柏环绕的西南舁乡革命英烈墙庄严肃穆,124名英烈的生平事迹镌刻于墙上。自2013年筑起英烈墙,英雄的名字被反复提及,英雄的事迹被一次次讲述。2022年西南舁乡革命英烈墙经过标准化提升后,来这里参观的人更多了。
“没有英烈的奉献牺牲,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参观后,人们立志用奋斗向英烈致敬,这就是英烈墙的意义。”每当有团队来村里开展红色教育,咀子上村党总支书记武永胜总会尽可能推掉其他事务,来做西南舁乡革命英烈墙的“讲解员”。
高新俊、马开雨、武银所、王忠海……西南舁乡革命英烈墙上镶嵌着124块黑色大理石,镌刻着124名革命英烈的姓名、出生年月、牺牲的时间和地点。抚摸着带着历史温度的大理石,武永胜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舁乡的很多村属平定(路北)县第七区。当时的战况十分惨烈,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深受其害的村民奋起反抗,群众自发加入八路军、民兵组织等。“当时参军的大多是青壮年男子,有的一家弟兄几个全部参军抗日。妇女、老人也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有的支援前线,有的掩护八路军和民兵,还有的转移伤兵、抢救伤员。”武永胜说,“这片红色热土上,流传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誓死不说出藏粮地点和共产党员下落的民兵马开敬,有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壮烈牺牲的游击队员李存福,有弃医从军、秘密组建地下党支部的共产党员王茂载,类似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先烈的事迹,一直在咀子上村流传。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咀子上村人继承先烈的精神,用奋斗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如今,革命英烈拼死保卫的土地,已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革命英烈誓死保卫的人民,过上了安乐祥和的生活。近几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咀子上村的干部群众齐心奋斗,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农家乐、农耕广场、清廉乡村主题展览馆、特色民宿等,丰富节庆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小村越来越有看头,并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名单。“端午假期,村里新开的‘本无’民宿成了引客、留客的‘新招牌’。民宿客房供不应求,村里的农家乐也天天爆满。”武永胜说,“村里发展好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村民。大伙儿的日子红红火火,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郭鑫璐 杨佳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