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高新区的山西天和盛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公司技术人员陈刚小心翼翼地将刚从反应釜中取出的碳酸锂晶体放入精密检测仪中。精密检测仪屏幕上的数据跳动片刻后,稳定显示纯度数值98.5%,陈刚随即在记录表上写下“小试批次第32组,指标达标”的字样。“依托公司的检测中心,我们计划打造的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刚刚完成小试。”公司副总经理戈亮说。
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获得CMA资质认证(中国计量认证)的第三方专业环境实验室。目前,公司认证项目有70余个类别、400余项,具备水和废水、气和废气、噪声、振动、土壤、固废、电磁辐射、VOC泄漏检测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能力。这为其开展电解铝废渣处理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今年初,《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印发。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积极响应,以更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是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作为我省唯一一家环境监测类“新三板”上市公司,2024年度“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环境检测业务的同时,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依托科研院所和平台机构,不断探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渠道。
选择一条怎样的“赛道”,折射出企业的远见、技术和实力。在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董事长路剑英看来,民营企业要找准可持续且有技术壁垒的发展之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今年以来,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集群化推进,持续打造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公司成立子公司——山西天茂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危险废物收集、贮运、暂存、处置项目,建设废机油箱处置线,与高新区、市开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阳泉未来环保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煤矸石与赤泥制高性能轻骨料综合利用项目。
为进一步形成闭环循环,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打造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进军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让其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进器。
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落户”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庙堰园区,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2027年竣工。项目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有公用工程、原料存放、粉碎球磨等8个车间,配备反应釜、浆化釜、压滤机、蒸发器、离心机、结晶槽等设备。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并积极筹备中试,为后续规模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简单来说,这个项目就是给电解铝厂产生的大修渣、炭渣等‘垃圾’找个‘好去处’。以前,这些电解铝废渣处理起来比较费劲,现在,我们把这些废渣集中起来,通过粉碎、提炼、净化等工序,提取出有用的工业原料,走上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之路。”戈亮说,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吃掉”5万吨这类废渣,既解决了危险废物的处理难题,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还能提供80个就业岗位。
要想项目稳步推进,必须有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此,公司主动架起校企合作“桥梁”,与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为项目发展注入“智力引擎”。
“针对项目所需要的实操型技术人才,我们与高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通过‘订单式’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项目生产流程,毕业后直接投身一线技术岗位。这既解决项目的人才缺口,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戈亮说,公司还在太原理工大学成立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了由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
从为环境“把脉问诊”的检测者,到为电解铝废渣“脱胎换骨”的转化者,天和盛环境检测公司的尝试,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求变之举,更折射出我市在绿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让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李旭榕 张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