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得到聚宝盆,变出了很多小米和铜钱,坏人得到聚宝盆,变出了十个老爹爹。要是让一年级52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子得到一个聚宝盆,那得变出些什么呢?幸亏,这个故事里不是民间传说中的聚宝盆,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纸箱!
“聚宝箱”是谁
“聚宝箱”的前世是个装过牛奶的大纸箱,被办公室的同事们找来装杂物,呆在角落的它安安静静、毫不起眼。自从那天开班主任会时听到每个班都得准备一个废纸箱收集整理学生的废纸,变废为宝美化校园,还就真应了那句歌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有了班主任的“慧眼识宝”,一年级二班关于这个“聚宝箱”的传奇故事,也就拉开了序幕。
“聚宝箱”从哪里来
办公室不算“聚宝箱”的真正来处,彼时的它还没有这个响当当的名字。
周一下午放学安排作业时,我隆重而神秘地向孩子们宣布了要准备废纸箱的事情。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很多“以权谋私”的机会,于是乎,给废纸箱起名字就成了当晚的语文作业。听到如果谁起的名字又好听又有趣,还能包含道理,就用谁的创意来命名废纸箱,学生们超级热情。
不出所料,第二天早上一进教室门,孩子们的作业纸就纷纷向我递来。那一个个期待中不乏忐忑、腼腆中略带得意的小眼神,迫切地想从我的表情中获得肯定。
“青蛙肚”真有趣!
“废纸的家”很温馨。
“绿色卫士”听起来好高大上,就跟杀毒软件的名字一样!
……
大家都在为班里废纸箱的名字贡献力量。有些名字相似,也有些很独特。小女生王睿雅说废纸是宝,聚在一起还能创造新的宝,说得真好!小男孩康羽成虽然咬字不很清晰,但不妨碍他铿锵有力地喊出“天生我材,我来回收”,听得出家长也一定当参谋了。
最终,废纸箱被命名为“聚宝箱”,“天生我材,我来回收”作为标语写在了箱子上。和家长一起动手装饰废纸箱,成为对两位命名者的奖励。两天后的牛奶箱子,实现了人生中华丽的逆袭,变成了不仅身着彩衣,而且是有内涵、有担当、有使命的“聚宝箱”。
“聚宝箱”真是个宝
咬文嚼字的语文老师也有纠结的时候:大大的“聚宝箱”放在教室里,“天生我材,我来回收”的标语时时出现在孩子们眼前,但是学生只知此句出自同伴之口,不了解其引自古诗的精妙,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就失职了。
“聚宝箱”第一次现身在教室那天,孩子们要学习李白的诗《静夜思》。
热烈的掌声,是孩子们对“聚宝箱”的喜爱,也是对两位同伴的赞扬。我把“聚宝箱”放在讲桌上,再次请小男孩康羽成说说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也询问大家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然后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使用了一句名言,道理讲得很有创意。”
孩子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又把“天生我材”四个字书写在黑板上。就在“材”字刚刚收笔的那一刻,坐在最前排的男孩翟艺然脱口而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吃惊地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是他爸爸经常说,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微笑着解释:“你们的侯老师可是有很多学问、很多本领的,我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可以教很多学生,让他们也有学问。老师就可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多的废纸聚在一起,也会发挥大作用,也算‘天生我材必有用’。”接着我问大家还在什么地方听谁说过这句话?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在书上见过,有的说看电影时听过……
我让大家猜最先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们说可能是一个像李白一样的大文豪(平时背诵李白诗的时候我讲过),可能是老师,是康羽成,是翟艺然的爸爸,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是小哪吒。我提醒道:既然这么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说过这句话,说明这句名言很可能是什么时候的人最先说的?
“古人!”
“李白!”
小孩子们真聪明!不仅猜出了李白,还背出了很多首李白写的诗。于是乎,“天生我材”的忧虑就这样完美解决,而且巧妙地导入了当天要学习的新诗《静夜思》中。
谁敢说这“聚宝箱”不是个宝呢?
未完待续的“聚宝箱”
“天生我材”的故事告一段落,这“聚宝箱”的渊源还得让更多孩子了解。于是,我抽自习课的时间给他们讲了《聚宝盆》这个古代民间传说。看,当听到聚宝盆里变出来很多米和铜钱时,孩子们激动得两眼发光;瞧,他们听到坏老爷没有得到一分钱,还多了十个老爹爹时,笑得前仰后合。听完故事,他们意犹未尽,我便宣布以后班里卖废纸得来的第一份资金,就用来买故事书,大家一起看。孩子们一个个瞅着大肚子“聚宝箱”,脑海里估计已是天马行空……我预感不妙,赶紧强调:“谁也不许因为攒废纸故意撕纸往进塞啊。”
可是,不该来的还是来了!周五下午——
“老师,这张纸我没有用了,能不能放进‘聚宝箱’?”一向乖巧的小玲忽闪着大眼睛问我。
我一看,这不是挺干净的纸吗?只是撕得有些不太规整了。正判着一堆作业,我来不及多想,说:“行,放进去吧!”
“老师,我这张纸也没有用了,可以放进去吗?”一抬头,又是一张干干净净从作业本上撕下的纸!只是换了另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小阳。
“你信不信,我已经猜出来这是你故意撕下来的?”
小脸一红,欲言又止。突然,鼓足勇气的小阳小手挡在嘴侧,在我耳朵边悄悄说:“其实刚才小玲的那张纸也是故意撕下来的。”
哎呀,连文静的小姑娘们都在故意撕纸,那么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又干了些什么啊?我赶紧去看“聚宝箱”——一大摞图画本上的纸,画了一只小狗的,画了一朵花的,甚至是只画了几个神秘圈圈的……
头好晕啊!没办法,放学铃响了,来不及再教育了。
送走了班级路队,我赶回教室指导值日生劳动,心想:既然事实已经造成,那就先把已产生的所谓废纸收好吧。明天一定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浪费纸张和废物利用的区别。
教室里,值日生们挺积极地在劳动,我快步走向“聚宝箱”。
天哪,我看到了什么?
“聚宝箱”里的纸怎么不见了?
一切来得太突然。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就在我送路队的几分钟内,废纸被倒惯垃圾桶的值日生清理掉了。
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里,石化在教室里。
嗯,孙猴子就是石头里迸出来的,我也能从石化的我中迸出一个更新、更充满智慧的侯老师。
“聚宝箱”的故事,未完待续。
(郊区育才小学 侯俊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