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该病的产生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习惯和所处环境有很大关联。当胰岛细胞受到损伤、胰岛素分泌产生缺陷后就会出现高血糖,进而引发糖尿病。
如果对糖尿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
在生活中出现以下几种状态时就应该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年龄达40岁以上时,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体重超标、高血压患者或高血脂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也高于普通人;久坐不动;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糖;新生儿体重在4kg及以上。
少盐控油、规律进食
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植物油,而且要将植物油的剂量控制在每日25~30g。尽量使用低温烹饪,烹调方式选择蒸、煮等。尽量在热锅凉油的情况下将食物放入锅内,减少高温烹调次数。
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豆制品、蛋类、奶类等。每天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应占总蛋白的三分之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食用高钠类食品,很容易造成血容量增加,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要多食用一些低钠高纤维的食物。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进食三餐,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四到五小时。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每天可以保持30分钟以上对关节损害较小的户外运动,并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保持良好作息,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一些玉米、豆制品等具有高纤维素的食物,少吃脂肪与油脂高的食物,控制体重。
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最少不能低于6小时,最高也不要超过8小时。
有吸烟行为的人群应积极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保持身心愉悦。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大河健康报 孟玉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