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期比上班还累的人得了“闲暇病”

  说起放假,多数人都会欣喜不已,但也有人兴趣索然。37岁的吴女士就有这样的感受,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里,她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惬意与舒适,反而有种浑浑噩噩的不适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假期里总是打不起精神,即便外出游玩,也只会加重疲惫,难以开心。”

  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阿德·芬赫尔胡茨早前就留意到这一现象,并创造了“闲暇病”这个词,但他认为这不算疾病,只是精神状态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即难以适应变化引起头痛、肌肉疼痛、疲劳、恶心等,有些人还会有感冒症状。阿德·芬赫尔胡茨调查发现,大约3%的人有闲暇病,半数人将其归因于工作和假期过渡不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说,一般来说,平日里工作越忙碌越容易有闲暇病,尤其是放长假时,更容易出现相关症状。肖震宇解释,闲暇病大多是心理反差引起的,忙碌时,人们内心充实,处于较为积极、亢奋的状态,突然闲下来则会产生空虚感,导致精神萎靡不振。伴随心理反差而来的还有体内激素变化。人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得较多,有利于增强抵抗力,帮助人们更好地扛过忙碌阶段。但闲暇时压力变轻,肾上腺素水平快速下降,免疫力相对减弱,更容易生病。除此之外,闲暇病还可能与不健康的休假方式有关。

  1.过度懒散。所谓“用进废退”,假期如果过于懒散、缺乏运动,会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继而出现一些症状。

  2.生活不规律。不少人一到放假就开始“放纵”起来,例如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机,熬夜甚至黑白颠倒,喝酒狂欢或吃很多垃圾食品等,这些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让身体机能下降,带来不适感。

  “通过自我调节是可以避免闲暇病的。”肖震宇建议,平日里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紧张疲劳;放假前最好留出缓冲时间,放慢工作节奏;假期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适度运动;可以换个环境度假,新鲜感能够调动精气神,避免精神不振。如果疲劳、恶心等症状严重或一直得不到改善,应求助专业人士治疗。

  (环球时报  张筱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话题
   第04版:教育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漾泉
   第07版:文娱
   第08版:广告
血压高,多吃两种水果能延寿
没事儿多抻筋 增肌又延寿
发炎、湿疹,还会引发多种疾病
假期比上班还累的人得了“闲暇病”
阳泉晚报健康05假期比上班还累的人得了“闲暇病” 2024-04-17 2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