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专家提醒,天气炎热要少量多次饮水,运动后需科学补水
~~~
“宅家”也会中暑?~~~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宅家”也会中暑?
“室内中暑”要当心

  烈日曝晒下,多数人都知晓“高温”的威力。但对于通风隔热差、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室内中暑”,许多人并不熟悉。专家提醒,高温高湿的室内也潜藏着中暑风险,室内并不比室外更“安全”。

  “当室内温度高于32摄氏度、湿度大于60%时就要警惕室内中暑风险了。”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闫圣涛说。

  为什么会产生“室内中暑”?一方面,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出汗难以蒸发带走热量,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人体散热“遇阻”。此时,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会迅速升高,当超出中枢系统调节极限时,就会造成器官不耐受,热量累积导致中暑发生。另一方面,室内通风条件较差,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也会催化“室内中暑”的发生。

  “老人、婴幼儿尤其需要注意‘室内中暑’问题发生。”闫圣涛说,老人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极易因不能及时增减衣物或者做不到及时降温通风导致中暑。

  部分老年人有个认识误区,不喜欢开空调,而喜欢开电扇“降温”。但如果周围温度过高,电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仅能循环高温空气。

  闫圣涛建议,有老人、孩子等需要长期在室内生活的家庭,尽可能在屋内安装一个温度湿度计,以便随时监控。当温度湿度超过标准值时,及时通过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室内通风、及时补水或转移离开高热环境等手段,降温散热避免中暑发生。空调建议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28摄氏度,应避免冷风直吹,早晚气温较低时多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动循环起来。

  如遇“室内中暑”如何应急处置?闫圣涛说,“移、敷、喝、擦、降五字要谨记,快速有效降温是关键。”

  移,尽快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脱离高温环境;敷,先用温水再用凉水敷头部;喝即喝水,尽快补充淡盐水或者含电解质饮料,但切记不要“豪饮”,要小口、多次慢饮;擦即用凉水或者湿纸巾擦身子,尤其是腋下、大腿根部等大动脉流过的地方,帮助机体快速降温;降即降温,出现高热或者意识不清的情况,首先进行物理降温,然后尽快拨打120。转运就医,要遵守“先降温后转运,转运过程持续降温”原则。

  闫圣涛还提醒,除老人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外,通风不良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者、患有少汗症等基础疾病人群等,也需注意“室内中暑”的风险。(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教育
   第04版:艺苑
   第05版:漾泉
   第06版:影视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一天喝6升水导致“水中毒”
立秋养生正当时!健康过秋有妙方
“室内中暑”要当心
阳泉晚报健康07“室内中暑”要当心 2025-08-08 2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