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需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其次,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农民的收入水平需要提高。最后,农村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加强,文化自信需要提升。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应强化政策保障,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政策,切实弄清政策的含金量、挖出“真金白银”,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应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还应强化乡村人才培养,大力支持青年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进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基础还不牢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各级各部门应切实扛牢政治责任,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应提升政策落实能力,既知晓政策、吃透政策,又善于落实政策,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并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善于以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推动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加强乡村治理,提高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