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行·看振兴】~~~——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倾力打造和美乡村的故事
~~~
~~~雷健坤刘文华等参加
【强信心 抓落实——十大战略进行时】~~~——走进盂县东梁乡寺家坪村鱼菜共生基地
【强信心 抓落实——十大战略进行时】~~~
~~~
~~~
市硬币服务中心成立~~~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信心 抓落实——十大战略进行时】
科技助力打造生态农业
——走进盂县东梁乡寺家坪村鱼菜共生基地

  深秋,广袤乡野金黄是主色调,而盂县东梁乡寺家坪村的鱼菜共生基地依旧绿意盎然:一个个36立方米的养鱼池整齐排列,池里的鱼儿欢快地游着;养鱼池一旁的种菜池里漂着特制的白色泡沫板,一株株绿油油的芹菜穿过泡沫板上的小孔“探出头”,长势喜人。养鱼池和种菜池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种菜的水来源于养鱼产生的废水。

  将养鱼废水“变废为宝”的,是鱼菜共生基地的各种高科技设备。高科技是如何在这里运用的呢?鱼菜共生项目于2022年启动,由寺家坪村和山西六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项目负责人曹有旺介绍,项目总投资360余万元,有29个种菜池和7个养鱼池,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项目投产后,不仅能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能让村民学习现代的养鱼、种菜新技术,村集体也能获得分红。

  鱼菜共生基地里,除了养鱼池和种菜池,还能看到许多白色的管道以及现代化的鱼菜共生智能循环水控制系统、高强度紫外线消杀机。“消杀、控温、增氧……虽然养鱼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精细活,但有了先进的系统和设备,养鱼变得简单许多。比如,基地配备的高强度紫外线消杀机代替了传统药物消杀,效果更好,更环保。”曹有旺说。

  智能循环水控制系统将养鱼的水进行微生物分解处理后,释放出养分,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用于种植蔬菜;池里种植的蔬菜,其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后,将水体净化,净化过的水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最终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肥”的目的,实现了“一水两用”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将原本互不关联的鱼塘和菜地巧妙结合在一起,是集特色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今年6月,我们投放了2万多尾鱼苗。红鳕鱼、鸭嘴鱼、鲟鱼养在鱼池里。菜池里种了芹菜、菠菜和西红柿,还养了些泥鳅。”曹有旺说。

  鱼菜共生项目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波折,“鱼儿欢,蔬菜蔫”的状况也出现过。曹有旺说:“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我们在不断探索。项目刚开始运行时,蔬菜起初长势挺好,但是长着长着就发黄了。咨询过秀水镇东关南村的技术员施保拴后,才知道基地里养殖的鱼苗太少,种植的蔬菜多,养鱼水中的养分难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明白了其中原因,曹有旺调整了养鱼和种菜的比例,没过多久,种植的蔬菜又恢复了翠绿的颜色。

  寺家坪村是脱贫村。鱼菜共生项目的落地,有效解决了村里脱贫户的就业难题。“基地现在长期用工3人,负责管护鱼苗、蔬菜育苗、设备日常维护及保洁等工作。农忙时,我们还会临时雇用寺家坪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在用工时也会优先考虑脱贫户。”曹有旺说,“能带动大伙儿增收,我打心眼里高兴。”

  “按照项目计划,基地里的种菜池和养鱼池如果满负荷运行,每年可产出八到九批新鲜蔬菜,至少出栏一批鱼。眼下,基地要科学精细管理养鱼、育苗、种菜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鱼肥菜壮’。”曹有旺说,“我们还将鱼菜共生项目与公司的醋产品生产线、肉牛养殖场以及特色农家乐一同推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更多游客。未来,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参观农业项目,购买系列醋产品,还能在农家乐吃到新鲜的淡水鱼和蔬菜。”(侯节 侯大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专题·广告
   第04版:专版
在好风景里奔向好光景
图片新闻
姚青林来我市调研促进用地要素保障提质增效工作
科技助力打造生态农业
国道239线盂县境内夫城口至肖家汇段公路改线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郭卫东赴平定县岔口乡开展“四下基层”活动
我市三件作品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向公众免费提供硬币兑换服务
阳泉日报要闻01科技助力打造生态农业 2023-11-02 2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