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高新区教育重构高质量发展格局、全方位融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的关键之年。高新区遵循“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思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狠抓队伍建设
提升政治素质
11月15日,高新区教育党委组织教育系统全体在职党员150余人开展党员培训工作,旨在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大家实实在在地“充电蓄能、强筋壮骨”,使大家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续深化学习、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三会一课”为主要载体,高新区教育处组织区内各学校多次开展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并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尤其是在教育党委(扩大)会议暨理论中心组学习时,教育党委召集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会参学,并将学习内容同步推送基层党支部,扩大学习人群覆盖面。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高新区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目前已完成学校班子成员调整12人,学校班子得到加强。同时,高新区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等,不断提高人员素养和能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在党员先锋活动中,高新区教育处机关与康达社区、银龙社区建立包联服务机制,各学校党支部也组织党员深入社区、街巷、公园等开展志愿服务。同时,高新区教育处设置“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先锋行”,鼓励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在全员育人、班级管理、教学常规、课堂改革等不同的岗位发挥先锋模范和传帮带作用。此外,高新区教育处在各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发挥资深教师的指导作用,加速新教师的成长,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新区教育处采取“外引内培”的双重策略,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内部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通过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高新区教育处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强化教师资源配置,同时招聘补充11名在编教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此外,高新区教育处通过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培训及“三名工程”培训等,开展多层次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培训,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日渐形成。
打造特色品牌
擦亮政治底色
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下,高新区各中小学党支部提出并实施特色党建品牌,有力推动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巨兴小学“培根育心”党建品牌强化党建与德育融合,突出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廉校园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做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其中,“槐荫廉韵”“槐荫心语工作室”等载体有创新、有创意,接受了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验收,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高新区实验小学将开展国防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把课堂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称号。
阳泉市第二十中学校推出的“传承红色精神,培育雅正品格”党建品牌,以评价体系、培养体系、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打造“雅正”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
此外,各学校还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行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进校园,将爱国爱党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每学期开始,涵盖党史知识、政治思想、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已成为学校将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新亮点。学校还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红色育人”品牌创建为统领,高新区教育处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落实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进民办学校党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制度化、党员教育常态化、宣传阵地规范化、典型引领示范化等“五化”建设,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民办学校党组织覆盖率比较低、隶属关系不顺畅、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问题,筑牢民办学校党建根基,引领助推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同时,高新区教育处指导各民办学校党支部开展党建入章、支部工作“十项制度”建设等工作,并出台《教育党委“联建共建、互鉴共学”活动实施方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主要形式,围绕集中学习、观摩座谈、志愿服务等内容,集中开展联建共建活动。民办学校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开展“红色经典”歌唱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绘画大赛、红色研学等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
强化“五育并举”
把好政治方向
为深化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新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用活用好思政课、语文课、历史课等教学素材,深挖基地、场馆等实践场景和区域地理、历史、人文、城建、产业等社会育人元素,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教学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同时,高新区印发《阳泉高新区中小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充实了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先进模范人物等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打造实践基地是重要一环。目前,高新区已打造“党建红+生态绿+科技蓝”基地9个,其中“党建红”基地1个(保晋文化园)、“生态绿”基地2个(山西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学基地、市煜祥砂器劳动实践基地)、“科技蓝”基地6个(阳泉百度Apollo Park、市城市大脑、山工院煤矿实景科普教育基地、山工智泉机器人创新实践科普基地、阳泉高新区科普展示中心、阳泉高新实践教育基地)。同时,高新区继续加强高新区实验小学智慧农场、北杨家庄村五彩红薯种植基地等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基地架构。
为了推进基地建设与使用,高新区编制基地活动课程计划(试用版),正在筹划组织“红绿蓝”基地观摩活动。同时,组织开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观摩研讨活动,促进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有效衔接。
高新区还印发《高新区落实阳泉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守护行动(2024-2026年)工作计划》和《阳泉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以来,高新区举办高新区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227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比赛项目的角逐;举办高新区首届校园艺术节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小学生合唱展示评选活动,推荐3支队伍参加全市评选,阳泉市第十中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巨兴小学分别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组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寒假星阅读”活动和“典耀中华”系列读书活动。
各学校的活动也丰富多彩。巨兴小学举办第四届校园足球文化节,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身体。阳泉市第二十中学校举办“妙话西游”主题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各中小学还依托社团活动,开设剪纸、刺绣、书法、舞蹈、棋类、戏剧和武术等项目,并组织春季和秋季运动会、迎“六一”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吴珊 张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