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矿区赛鱼街道永和村马家坡~~~
盂县今年计划种植粮食面积近50万亩。从4月中旬起,盂县各乡镇田间逐渐热闹,开启了春播的序幕。泛着泥土香的地头,一幅幅“春耕生产图”徐徐展开~~~
平定县东回镇西峪掌村~~~
~~~
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荆盈田:从“牧羊倌”到“牛状元”
西门塔尔牛

  5月8日,郊区旧街乡测石村的养殖场,西门塔尔牛有的在悠闲地吃草料,有的在休息,或卧或立,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养殖场负责人荆盈田穿梭在牛群中,仔细检查每头牛的状态,眼神中满是对这些“宝贝”的关爱。他笑着说:“这些牛就像我的家人,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这份踏实的背后,是荆盈田十余年养殖经验的积累。1974年出生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测石村人,早年以养羊为生。2016年,养羊规模扩大到500只时,他成立了阳泉市开泰养殖有限公司。六年的养羊经历,让他摸索出不少养殖门道。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对养殖业的深入了解,他发现养牛的利润空间更大。2020年,他果断转型,从忻州市购买了50多头西门塔尔牛,踏上了养牛之路。

  转型并非易事,西门塔尔牛对养殖技术要求更高。为了掌握专业方法,他不辞辛劳,多次前往忻州市,向当地的养殖大户请教。“当时心里也犯嘀咕,但想着‘技术能补经验’,就坚持下来了。”回首转型初期,荆盈田感慨。凭借着好学肯钻研的劲儿,他逐渐摸清了西门塔尔牛的养殖门道,从饲料配比到疾病防控,每一步都精益求精。

  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让荆盈田的养殖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如今,他的养殖场存栏84头西门塔尔牛。他总结道:“西门塔尔牛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通常12个月即可出栏,体重可达900公斤。但是,要想养好牛,必须靠技术和细心。”在饲料配比上,荆盈田下足了功夫。他用豆粕、玉米、麸皮、小苏打和盐按比例混合制成饲料,既保证了营养均衡,又降低了成本。“这些牛每天吃200多公斤饲料,一头牛一天的‘伙食费’就要几十元,可不能马虎。”他说。

  除了科学喂养,疾病预防更是养殖的重中之重。每年3月和9月,郊区畜牧部门的技术员都会定期上门,为牛群注射疫苗,重点预防口蹄疫等常见疾病。荆盈田强调:“防疫是养殖的头等大事,一旦出问题,损失可就大了。”日常管理中,他坚持每天带领工人清理牛棚、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养殖环境安全卫生。此外,他还会亲自检查牛蹄和口腔,细致观察每一头牛的健康状况,确保早发现、早处理。

  在抓好防疫的同时,荆盈田始终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他建造了化粪池,将牛粪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免费提供给村里的农户使用。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还为农户节省了肥料开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荆盈田说:“牛粪可是好东西,在种地施肥中作用可大了。”

  凭借优质的牛肉品质,荆盈田的西门塔尔牛长期销往平遥,与当地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他在去年启动了山顶牛棚的扩建工程。新场地占地16.8亩,选址于通风良好、视野开阔的山顶,为牛群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长环境。“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技术。未来,我将在这里引入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养殖业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荆盈田满怀信心地说。(梁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理论
   第04版:三农
“溜达鸡”啄出金产业
多方联动保障为良田播种“希望”
玉露凝香致富路
荆盈田:从“牧羊倌”到“牛状元”
千年古村“吐”新韵
阳泉日报三农04荆盈田:从“牧羊倌”到“牛状元” 2025-05-11 2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