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漾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读陈行甲的《人生笔记》
~~~□史永昌
~~~□郭宇慧
~~~□张润林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力量
——读陈行甲的《人生笔记》

  □韩利敏

  陈行甲和母亲的关系来得不可思议,许多人是先有母亲,后有自己。是的,没有母亲,哪来我们自己?而陈行甲正好相反,母亲是因为他才存活下来的。正是因为有人预见未来有他,才有了他母亲的生存,这是他与母亲的奇缘,也是他和母亲的幸运。

  可想,母亲在他心中的分量,母亲于陈行甲而言,不仅是这种天然形成的缘分,更对他是一生的影响。

  母亲带给陈行甲的影响有两处。一是要干净,这是教他如何做事。家里很穷,母亲再穷再简单的生活也要把黑黝黝的灶房收拾得井然有序,将门前的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求穿着补丁衣的孩儿衣衫不能落一丝灰尘。二是悲悯,这是教他如何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时的母亲远远没有达到“达”的地步,她穷,穷得差点没有生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要接济同样境遇的人。

  陈行甲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留着母亲在农村带着姐姐和他两个人,这样的劳力在农村可谓艰辛。要强的母亲背上背着孩子也要努力下地劳作、挣工分、扛柴禾。当然这样忙忙碌碌一年也得不到几个钱。那时候,农村普遍是这个样子,可是遇到上门讨要的人,母亲依然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包括陌生的路过的砍柴人、行路人。母亲对人的同情心、悲悯心深深影响了陈行甲。

  陈行甲的《人生笔记》第一记就由“我和我的母亲”徐徐道来,看着琐碎,却在点滴日常中蕴含了母亲的力量、母亲对他的影响。

  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深刻的,孩童时,言传身教;为官后,他将母亲的遗像安放在办公室,他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隐痛放在心上,同时也让母亲看着他,监督他的一言一行。母亲一贯倡导干净,他做官时就做一个干净的官,自己不送礼,也不收下属的礼;辞官去,他也如母亲教导,选择了做公益,如母亲般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善人、好人。这不可不说,就是母亲的影响,是母亲的悲悯之心在他的心中早早地扎根、入骨。因此,顺其自然也好,顺势而为也罢,他就在深圳这个经济特区,选择做公益。他要将母亲的悲悯之心有效地传承下去,由他关注的白血病儿童的保底治疗、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英雄儿女提供资助和心理辅导等等,林林总总,许多弱势群体都得到妥善的安排,能不让人敬佩吗?也许我们从未想过要为失去父母的英雄子女做些什么的时候,他已经义无反顾地做了,而且要长期坚持做下去,正如他资助一个身患艾滋病的孩子时说的:“只要我还在,只要他还在。”10个字简洁却铿锵有力,字字如千斤,字字敲在人的心上,你看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语言,能不让人动容?当然这个孩子他至今依然捐助着。有些网民留言,看陈行甲的《人生笔记》时,边看边流泪。陈行甲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自己流泪,在看到失学孩子的眼神时,在看到困难家庭的困境时,在和贤妻携手战胜疾病时……没有悲悯心又哪来的同情?哪来的对群众的深厚情感?他拿困难群众当亲人,正如他的妻子所言,他是一个温暖的人,尽管他把温暖带给别人而忽略家庭,他依然是一个温暖的人。有情未必不丈夫!我想,给人温暖的善举不是作秀,而是好好地做人、做事。

  由于母亲与孩子的连带关系,让孩子对母亲有别样深情。传承母亲的悲悯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一般人无法逾越的境界。试问我们的内心,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传承好、理解透?如陈行甲这般将母亲的悲悯诠释得这么好的,实属难得。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子,就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将孩子引导为什么样子,这就是母亲的神奇,母亲的力量。

  母亲给陈行甲起名“陈行甲”,也是希望他行之远,行之好,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也是所有关心陈行甲的“甲粉”们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社区
   第04版:教育
   第05版:看乡村
   第06版:漾泉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母亲的力量
小城美景
黑 点
一任桥前尽醉归
阳泉晚报漾泉06母亲的力量 2021-05-10 2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