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1年08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6个军礼

  86幅照片,86位老人,86个军礼……

  时至今日,始于两年前的《老兵军礼》专题摄影展,依然不时地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军营。

  作为一名从军30年的退役军人,军礼,再熟悉不过。穿军装,行军礼,是军人的日常。右手五指并拢,拇指贴于食指,手掌沿右胸向上划过的同时迅速抬起右臂,手指指向太阳穴……敬礼!新兵训练第一课,班长洪钟般响亮的口令已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挥着我的每一个军礼动作。

  然而,那86个手指弯弯曲曲、抬臂颤颤巍巍的“不标准”军礼,却总是在我脑海闪现,像幻灯片一样,一帧一帧,周而复始,定格成一种永恒。

  那是一次直击心灵的寻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军地联合策划了一次“致敬·寻访·传承——盂县百名老兵向祖国敬礼”活动。按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信息,我们踏上了寻访老兵之旅。

  两个半月,15个乡镇,1.2万公里。9000张照片,100多个小时的视频,5万字的口述实录……

  一次次感动,一次次流泪。感动于老兵的热血青春,流泪于老兵的累累伤痕。这些老兵,年龄最小的88岁,最大的98岁。

  70年前,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燃烧着年轻的热血,尔后又归于平凡,归隐乡间。70年后,他们已步入耄耋之年,回望峥嵘岁月,仍然激情满怀,心潮澎湃。

  遍地英雄下夕烟。走过青石小径,走过街头巷尾,走过地畦田垄,一个个老兵走进我们的视野,我们走进一个个老兵的世界。他们,翻出深藏箱底的军功章,瘦骨嶙峋的双手小心翼翼把功名挂在胸前,面对镜头,向祖国敬上老兵的军礼!他们,翻出深藏心底的战场日记,昏黄的泪眼再次把战争的伤口撕开,面对话筒,向后人讲述血火战事。

  我们感受着那份惨烈——老兵鄯心林被敌人的机枪射中,子弹穿过小腿和肚子,肠子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可他依旧咬牙坚持着,一手捂着伤口一边坚持战斗,直到昏死过去。老兵李顺锁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一场恶战下来,300人的攻城部队只剩下7人。老兵王云芝扛着红旗跃出战壕,旗杆被打断,自己也负了伤,他解下绑腿把旗杆接起来,让红旗始终在战场上高高飘扬。老兵崔昌秀回忆,阵地上的树木草丛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战场上一片火海,炮弹冰雹般倾泻,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老兵王继忠回忆战友牺牲的场景时,字字含血,句句滴泪:战争胜利了,我们走向了凯旋门,他们却走进了纪念碑啊!

  我们感受着那份机智——老兵晋肇祥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遇到了五六十名土匪的追袭,他临危不惧,急中生智争取到有利地形后高声喊道:“一排向左,二排向右,三排包围。”土匪一听以为闯进了包围圈,仓皇而逃。老兵谢双福放哨时发现一个班的敌人妄图趁夜色偷袭我阵地,他悄悄绕到敌人后面,把最后一名敌人的枪瞬间夺了过来,大喊道:“缴枪不杀!”一个人俘虏一个班的敌军。

  我感受着那份执着——老兵付福海家门上每年对联横批永远是“共产党万岁”。老兵张满银一年四季不管衣服怎么换,始终把党员徽章庄重地戴在胸前。

  岁月,沧桑了老兵的容颜,萎缩了他们的手臂,那一个个军礼虽然不再标准,但更加有力苍劲。时光,模糊了老兵的记忆,纷乱了老兵的思绪,那一幕幕场景虽然有些残缺,但足以撼动人心。

  86个故事,我们汇集成书,成为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份沉甸甸的影像档案。86个军礼,我们印在书的封面封底,成为永远的辉煌与荣光。86个名字,我们列在书的扉页,成为永远的尊崇和敬仰。

  总有一种遗憾无法释怀。就在《老兵军礼》摄影展布展的那天,老兵石正耀溘然长逝,我们把他的军装照虔诚地挂在葬礼纪念墙上。就在《老兵军礼》摄影集编辑出版的那些日子里,许七毛等28位老兵相继离世,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印好的摄影集郑重地摆在老兵的遗像前。

  总有一些付出值得庆幸。如今回想起来,那烈日下的每一场奔赴,那汗水里的每一次记录,都是在与时间赛跑,才得以更多地留住老兵们的影像和声音。

  老兵不老,军礼永恒!

  ◆刘计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面孔·广告
   第04版:社区
   第05版:文娱
   第06版:专栏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86个军礼
山村暮色
露天电影的时代
阳泉晚报专栏0686个军礼 2021-08-05 2 2021年08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