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刘计平
~~~◆孙克艳
~~~◆葛燕红
2022年08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话七夕
◆孙克艳

  七夕,大概是我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了,而因七夕衍生出来的风俗与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又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

  七夕,又称乞巧节、七姐节、女儿节、巧夕等,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并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起始于上古,流行于汉代,盛行于宋朝。其实,牛郎织女的传说,是由古人的星宿崇拜衍化而来的。古人在探索太空时,对庞杂纷乱的星辰进行梳理,从而演绎出了一套星象文化体系。其中,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说起“牛郎织女”星,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牛郎星由六颗星组成,位于银河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宛如一个头上有两个犄角、却只有三条腿的牛,故此古人称之为“牵牛”。而由三颗星组成的织女星,则位于牛郎星的北部。广袤的银河将它们分隔开来,相距迢遥,却又仿佛近在咫尺。古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无垠的星空中畅游,终于演绎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并被流传千古,传颂至今。

  幼时,于盛夏的夜里,我们全家人时常睡在室外。吹着习习凉风,父母望着熠熠星辰,给孩子们讲述星月的知识和相关的故事与传说。这其中,牛郎织女总是重头戏。

  “看,银河边那个三角,是牛的角……牛角旁边,三点一线中间的那颗星就是牛郎了,他挑着担子,担子里各放了一个娃……银河对岸,那颗最亮的星就是织女了,那四颗小星星组成的菱形,就是织女的织布梭子……”没什么高深文化的父母,说起牛郎织女来,却是头头是道。而这样的情景,在夏夜的星空下,很是常见。那时,村里的孩子们,自小就认识了牛郎织女星。他们时常仰望星空,在无尽的遐想中睡去。

  自从知道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后,我在七月初七这天,总是关注着能否看到喜鹊。说来也怪,连在冬季里都叫得欢撒的喜鹊,偏偏在七夕前后鲜少看到。年幼的我不由得暗自揣度:看来喜鹊们真的都跑去给牛郎织女搭鹊桥了。

  听大人们说,七夕这天夜里,只要静静地待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一年七夕,我偷偷地躲在家里的葡萄架下,硬撑了许久。然而,除了蚊子的嗡唱,就是轻微的风声,和村民们的闲谈阔论,以及间或的几声犬吠,再无其他。哎,可惜我被蚊子叮了很多包。谁知,第二天早上,我跟同学诉苦时,他却惊讶地反问:不是应该站在花椒树下吗?我顿时懵了,不知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我很小就知道“七月七必下雨,牛郎织女泪涟涟”。这话是说牛郎织女相逢后互诉衷肠,不禁泪水连绵。这老话,也总是神奇地应验了:七夕这晚,不是阴天就是下雨,令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相比当下,古人很是重视七夕,它甚至被称为女子的狂欢节,并因这节日衍生了很多独特的活动。比如:女子乞巧、拜织女、染指甲,男子拜魁星,情侣间互送信物,以及观星、晒衣晒书等。单单是乞巧,在不同时代和地域,就有不同的名目,比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诸多史料中留下了生动的描述。宋代《醉翁谈录》中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足见当时七夕之风行。

  千百年来,浪漫而多才的文人学士,也为七夕留下了诸多不朽的篇章。《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为我们讲述了牛郎织女被银河所隔的故事,唐代崔颢的《七夕》则为我们铺展了盛世长安的繁华,宋朝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讴歌了纯洁坚贞的爱情,堪称七夕诗词之千古绝唱。

  仰望浩渺星空,纵观千古,星辰依旧高悬,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的心,从未改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光影
   第04版:面孔
   第05版:社区
   第06版:专栏
   第07版:文娱
   第08版:广告
征途如虹
趣话七夕
张美美
阳泉晚报专栏06趣话七夕 2022-08-04 2 2022年08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