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
~~~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札记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歪解唐诗说起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札记

  最近看了喜剧电影《就是闹着玩的》,其中一个片段引起我的注意:才艺竞赛上,某糊涂评委假装内行,对一出朗诵《望庐山瀑布》的节目心存质疑,认为诗讲不通,于是向演员说:“‘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在香炉上,怎么会冒出紫烟?应该冒白烟呀。‘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是水啊,怎么挂上去的呢,是谁把瀑布挂上去的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谁过去量了吗?没量怎么知道就是三千尺呢?‘疑是银河落九天’,怎么能只落九天呢?也可能落十天嘛。”评委的分析,与初中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以下简称《驱》)中,作者叶圣陶所举的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海燕》的反例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拘泥于文字”而没有驱遣想象,结果“这样地问着,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理不歪笑不来”,电影为了逗乐能这么拍,但当真学来鉴赏文艺就十分荒唐、毫不足取了。

  换种思维看,该片段可以充当《驱》的教学资源。比如:作为导入环节的材料用在课始,引导学生捧腹大笑后带着“这段发言为何搞笑”的思考研读课文;作为设计作业的材料用在课尾,要求学生用课中所学批驳评委观点,并给出正确的鉴赏示例。反面教材大有妙用。

  此片段激起我重读课文的兴趣。我发现《驱》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多用对举结构。从宏观看,1至7段与8至13段对举,先精要论述,再举例分析,例论结合,理至易明。从中观看,1至7段中,以第4段为分界线,1至3段与5至7段对举,前者从“时间”的角度梳理文艺生产、记录、传播的历程,按有文字前、有文字没有纸笔时、有纸笔和印刷术后3个阶段序时讲述;后者从“空间”的角度以“桥梁”“桥堍”和过桥“会面”譬喻,先谈作者的创作心理,再谈读者的鉴赏原则,分主体诠释“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道理。而第4段紧承前文,补充解释一经文字记录的歌谣及歌谣之外的文艺门类均属“文字的集合体”,进一步巩固、坐实了这一重要概念,为下文论说“文字是一道桥梁”等内容打牢基础。8至13段中拿两例对举,从文艺的功用划分,一为“接受美感的经验”之类,一为“得到人生的受用”之类。两例内部结构相同,均先罗列错误的鉴赏方法,对其否定后再作出正确的鉴赏示范,最后点明读者的鉴赏收获,强调鉴赏文艺不能“死盯着文字”。在正确示范中,叶圣陶抓住关键字眼、主要意象展开描述,联点成面,间以评议,概括特点、归纳意境,由表及里、由实到虚,一步一步带读者领略文艺之美。从微观看,9、13段中将有过类似体验和没有类似体验的读者感受对举,说明驱遣想象鉴赏文艺对不同读者各有好处。通篇普遍的对举结构,不仅营造了文章的建筑美,而且在对举中有反复和重申,对同一内容讲了再讲、变着法讲,读者读时自会两相参照、比较辨析,从而降低理解难度、留下深刻印象。那通过文字、借助想象实现作者与读者“双向奔赴”“梦幻联动”的过程,便清晰浮现了。

  如果向细微处观察,文中还有更精致的对称句:“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我立刻联想到同为叶圣陶写的另一篇初中课文《苏州园林》(以下简称《苏》)里的句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在此,读者窥见了叶圣陶的写作态度和用语习惯,他在总体平实的语言中仍保有对文字的苦心经营,直至把词语搭准、把对仗安妥、把平仄捋顺。即使不追求满目琳琅的辞采装饰,也要在严谨质朴的表述中适当锤炼考究雅致的整句,绝不过火、恰到好处,全为读者看着舒服。

  虽然《驱》是论述类文章,《苏》是说明类文章,但其中相似的表达不止于此。《驱》中“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与《苏》中“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句式何其相仿。《驱》中“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与《苏》中“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句式几近雷同。《驱》第4段与《苏》第1段,段式颇为相像。两文出自一人手笔,对照检视文法修辞,细辨作家书写个性,岂非一趣?

  此外,还可联系初中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以下简称《叶》)中叶圣陶的写话主张,进一步体味《驱》的文风。《叶》提到,叶圣陶作文“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五四”时期很多作家都追求“谈话风”,朱自清就曾有“用笔如舌”的倡议。学问大的人写文章常爱端架子、掉书袋,叶圣陶却少摆冷僻术语卖弄聪明,专挑通俗路数贴心教诲,诚邀初学者入门。《驱》讲的是深奥的文艺理论,但我们读时完全感受不到艰涩难啃,倒觉淡泊通透、如话家常。题目中“驱遣”二字就极形象、灵动,不生硬、不费解。正文议论的“想象”“意境”,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经作者一写,全真切鲜活了。再如“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非但如话,更如对话,把读者或将掉入的误区、发出的争辩都预想好了,没怨读者反而谦虚自省,检讨自己未一次性说透,实是拉近距离、循循善诱、水到渠成的高招。

  叶圣陶才学宏富,笔力清爽,其文白话不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时道破文艺规律,举重若轻处方显大师风范。把跟叶圣陶有关的三篇课文联系起来组织群文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把握叶圣陶的写作特点,提升语言敏感的程度,增强语言学用的实效,是不错的教材处理方式。(城区教育局 侯 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光影
   第04版:教育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漾泉
   第07版:视野
   第08版:广告
校园飞花
城区举办第十七届“未来之星”主题演讲比赛
从歪解唐诗说起
阳泉晚报教育04从歪解唐诗说起 2023-11-03 2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