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给儿子网购的小白鞋到货,尺码大了一指宽。我起身翻找鞋柜,打开珍藏许久的纸匣子,深红浅绿的绸缎碎布间,母亲专注、恬静的神情,如憩在这花间的蝶定格在那里。
“哇——”儿子高声惊呼起来,“这里装着一个秘密花园。”
他拎起一副“鱼戏莲叶”鞋垫。深灰底色上,一尾蓝鱼穿梭其中,浅灰线细密地勾勒出层层叠叠的鳞片,每一片都纤毫毕现。娇艳的深红莲花亭亭玉立,翠绿欲滴的莲叶羞涩地叠于下层,若隐若现。花骨朵藏于莲叶间欲绽未绽。细长柔软的水草似乎伴着儿子“鱼戏莲叶间”的诗句舒展摇曳。
这副鞋垫先用各色绒布裁剪成不同图案,平铺在表层,然后用密密匝匝的细线勾勒每处细节,即可稳定布料,还结实耐用。这样的鞋垫大大小小几十副,构图各异,都是母亲以针为笔,把最朴素的无字家训,一针一线地绣进生活。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双新鞋总要很大,想多穿几年,弟弟妹妹还能接着穿。为了让鞋子更合脚,妈妈农闲时,总会把家里的破旧衣裤按鞋样裁剪下来,然后用面糊一层层粘起来,用铁熨斗压平实,灶火边烤干,用特殊的手工锁边针法,严严实实走一圈后,收放在待绣的鞋垫匣子里。等到每天晚上,我们写作业时,母亲就在旁边绣鞋垫。我看到白网纱一晚上就会铺满各色几何图案,禁不住好奇地问:“怎么能让鞋垫上的图形不偏不倚,整齐有序?”母亲话不多:“轴对称,你做题,我也在做。”这样,母亲坚持了十几年,每晚都陪在我们旁边,她手里一直在绣,我们心里一直在学。
“你看,这副是‘仙女棒’,这副是‘蒲公英’,这副是‘龟兔赛跑’,这副是‘俄罗斯方块’……”每副鞋垫都是母亲用心讲给我们的故事。随着时代的进步,母亲的编绣工艺也在变,全针铺绣,布条编绣,机线套绣……但针线在搓捻勾挑,引穿起落中绣下的美好祝福没变。
这时,儿子已经挑选了一副大小适宜、蓝黄相间的菱形格子鞋垫。“这个软软的,像踩在云朵上!”他开心地说。
看着儿子雀跃的身影,眼前倏然浮现出熟悉的画面:母亲低眉垂首,线头在舌尖一抿,针尖微倾,丝线便如游鱼入水般滑进针眼,银针在指尖翻飞如蝶,将晨光暮色、满腹滚烫的絮语,嵌入细密的针脚,绣完最后一针,发丝垂落沾着细汗,母亲微微偏头,齿尖轻抵线头,忽地一挑,那截丝线便如柳梢抽芽般在她唇间断开,笑意也从眼尾漫上来,在嘴角凝成月牙……
市二十中教师 郭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