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清晨,盂县仙人乡东会里村李艾畛家的庭院里,传来“嗡嗡”的蜂鸣声。67岁的他蹲在院角的蜂箱旁,小心翼翼地掀开箱盖,察看蜜蜂的情况。他家这方不大的院子,整齐码着17箱土蜂,如今已成了年产100公斤土蜂蜜的“宝地”。
李艾畛家周边,荆条、洋槐花长势旺盛,蜜源很足。2023年,李艾畛听说养蜜蜂好处多还能致富,心里直痒痒,就在自家院里搭起了蜂架。李艾畛说:“刚开始没经验,就先试了几箱,摆在院墙边,每天都要去瞅好几回。好在土蜂适应力强,慢慢也就摸透了它们的习性,如今17箱蜂养得稳稳当当。”
前几天,蜂群的采蜜期刚结束,李艾畛就忙了起来。他把摇蜜机摆在院子中央,机子转起来“吱呀”响,一摇就是满满三桶蜜,每桶有二十多公斤。院墙上晒着的旧蜂脾、窗台上摆着的盛蜜的玻璃瓶,都透着丰收的喜悦。“咱们的蜜品质好,尝着都带着股清香味儿!”李艾畛捧着刚装瓶的蜜,站在自家院门口满心欢喜地说,他这一年的辛勤付出,全藏在院子里这一瓶瓶蜂蜜中。
摇完了蜜,李艾畛又开始在院里忙活蜂群越冬的事。他挨个把院角的蜂箱检查遍,找些旧棉絮把蜂箱缝隙塞紧。李艾畛说:“山里冬天冷,风灌进箱里,蜂群就受不住。害怕蜜蜂饿着,我还特意买了点蜜存着。”
说起自家院里养的土蜂,李艾畛话就多了:“咱这土蜂跟意蜂不一样,能适应咱山里的气候,在院里养着省心。而且它不挑蜜源,除了荆条、洋槐花,山里零星的花也能采,酿出来的蜜颜色深,含的微量元素也多,熬粥、泡水都好喝。这两天还有乡里的人特意来院里看,尝过蜜后都说品质好,想从我这多买点。”
为了能让蜂蜜产量增多,李艾畛现在的心思都放在繁育蜂群上。“现在17箱蜂还不算多,先把蜂群养壮了,等来年蜂蜜产量再高些,再琢磨销售的事。” 李艾畛一边整理蜂箱记录,一边说着,打算把养蜂当成长期营生。
李艾畛在屋里封装新收的蜜,空气里飘着甜甜的蜜香。他说:“下一步想在旧院里再多添些蜂箱,让这院子里的养殖规模再扩大些。”李艾畛擦了擦手上的蜜,望着院角的蜂箱,眼里满是盼头。他靠着自家这方小院,把养蜂这份“甜蜜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也为自己“酿”出了甜蜜的好日子。(王嘉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