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荫营镇三都村~~~
~~~——来自西南舁乡大洼村的报道
有核心建组织、有主体建队伍、有平台建载体、有规范建程序、有监督建网络……近年来,郊区以“五有五建”为路径,积极探索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致力于——~~~
~~~
2023年05月14日 星期日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绿富美” 奋斗换幸福
——来自西南舁乡大洼村的报道
整洁便利的居民小区

  花海绿荫、幽静小径、卧波廊桥、江南景致……初夏时节,郊区西南舁乡大洼村美如画。每到节假日,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打卡”,村里格外热闹。

  游客镜头里定格的美丽风景,是大洼村乡村振兴图景的缩影。近年来,大洼村瞄准“绿色发展、转型崛起”的目标,把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着力走好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宜居宜游的太行深处“小江南”。如今,村民搬进了整洁便利的居民小区,村内北方江南特色小镇主体完工、田园综合体一期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大洼村逐梦“绿富美”的步伐坚定,大洼人正同心协力用奋斗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托着白云,依着远山,果树连片,花香怡人……这是如今的大洼村给许多游客留下的印象。在村内沉浸式游览一圈,人们看到白墙灰瓦、亭台楼阁、粼粼波光,会有恍如身在江南的感觉。

  村里有了江南景致,得益于大洼村支村“两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村民坚定走好转型路的实践。提起村里的转型路,大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建生打开了话匣子:“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洼人在从事农耕生产的同时,把铝矾土资源开采发展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里的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富民产业带来生态失衡,影响的是全村人的长远发展。当时,转型成了摆在全村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边是致富产业,一边是全村人的长远发展,如何抉择?大洼人做了一道“选择题”。破与立之间,大洼村确定了转型思路:宁可经济发展得慢一点,也不能再破坏生态环境,要坚持科学开采矿产资源和尝试其他特色产业“齐步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村民世代共享的生态环境。新的发展思路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洼村很快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矿产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不少懂技术、敢想敢干的村民发展起了养殖业、种植业等。

  走好转型路,不仅要有正确的方向,而且要突出特色。高建生说,十年前,村干部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打造北方江南特色小镇,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从那时起,在北方再现江南景致就成了俺村转型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许多游客也是冲着村里打造的江南景致而来的”。十年间,虽说大洼村支村“两委”班子换了人马,但北方江南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在一任接一任的村干部推进下不断完善。

  连片的徽派建筑、玉龙山休闲山庄、五彩花海处处透着江南元素,让本地游客足不出市就可以领略一把江南风情。入夏后气温逐步升高,盘桓在山间的玉龙山高山玻璃漂流恢复开放,成了游客热衷的项目。漂流滑道总长1800多米,远远望去犹如一条巨龙。游客漂流时,不仅可以享受速度与激情,还能将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今年,村里的玉龙山休闲山庄进行了升级,不光环境更美了,农家乐的菜品质量、服务水平也有了提升。2019年入选山西首批“太行人家”名单的“大洼人家”农家乐正式入驻玉龙山休闲山庄。丰富本土农家菜种类的基础上,“大洼人家”农家乐还尝试推出海鲜类、烧烤类等特色菜肴,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来的都是客,大伙儿要玩得尽兴,也要吃得满足。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有啥意见建议,都可以向我们反映,我们继续努力才有方向。”热情招呼游客的同时,大洼村党总支副书记高世明总会虚心问询游客的感受和意见。

  在玉龙山休闲山庄的不远处,大洼村田园综合体一期建设项目也推进得如火如荼。往来的工程车发出阵阵轰鸣,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各司其职。大洼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海卫身着一身迷彩服几乎日日盯在现场,不时和施工方讨论工程细节。张海卫说:“我们村的田园综合体一期建设项目是一个打造宜居环境和完善文旅融合配套设施的综合性项目。一期项目包含居民住宅小区、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等,整体设计风格和之前的北方江南特色小镇建设项目风格相得益彰。后期,我们还计划开发温泉度假村、窑洞民宿,让游客在村里收获多种体验。”

  “乡村是全体村民的家,只有村民人人参与美丽乡村的日常维护,才能让乡村时时美、处处美。”高建生说。这几年,大洼村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村道两旁,村民绘制的墙体彩绘焕然一新;花海苗圃,有管理员定期浇水、除草;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家家争做“卫生户”“文明户”,村里基本形成了“景点出彩、沿线美丽、全域整洁”的格局。村民杨翠兰说:“俺们搬出窑洞、住上楼房,日子是越过越舒心。现在,村里处处干净整洁,游客也多了,俺们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绿水含金,青山无价。大洼人在绿水青山间寻得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中探得发展先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村里成立了鸿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内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让5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高建生说,“这几年的发展,对我们村来说是从‘面子’到‘里子’的蜕变。山绿了、村民富了、环境美了,大伙儿用奋斗迎来了美好生活。”(郭鑫璐 杨佳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广告
   第03版:论坛·广告
   第04版:三农
“阵地+”模式提升乡村服务水平
逐梦“绿富美” 奋斗换幸福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五彩富硒红薯”落户北杨家庄村
阳泉日报三农04逐梦“绿富美” 奋斗换幸福 2023-05-14 2 2023年05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