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新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眠于新疆奇台县烈士陵园70年,曾荣立一等功
盂县烈士常银春的亲属找到了

  今年清明节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多家媒体发起“为烈士寻亲”活动,向全社会公布100位烈士寻亲信息。其中,就有我市盂县籍烈士常银春。

  得知这一消息后,盂县县委县政府、盂县人武部以及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不少媒体、热心读者也迅速行动、参与进来,共同为烈士常银春寻找亲人。4月3日上午9点,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传来好消息:烈士常银春的亲属找到了。常银春的祖籍是盂县孙家庄镇常家沟村,他的父母兄弟都已离世,其侄子们还都生活在村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常书彦,村委委员、副主任常书明都是烈士的亲属。

  据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田晋中介绍,虽然常银春烈士长眠于地下70年,但是在《盂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一直记载着他的名录和基本信息。“这也是我们能这么快找到烈士亲属的主要原因。”田晋中说。当天,田晋中一大早就去了单位,仔细翻阅《盂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并与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烈士信息进行核对,确认长眠于新疆奇台县烈士陵园的常银春与名录记载的烈士是同一个人。

  “我们本来准备明天去给叔叔上坟,没想到今天得知了叔叔的埋骨之地,这个消息让我们兄弟几个都很高兴!”常书明激动地说。1962年出生的常书明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常银春烈士的第8个侄子。1981年,19岁的常书明如愿入伍参军,在北京军区某部队服役。2年后又到天津,在坦克第一师高炮营继续服役。1985年底,常书明退役回乡,回到老家常家沟村。2年前,村里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一直热心国防事业的常书明自告奋勇,担任服务站的负责人,尽心尽力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帮扶解困。

  对于叔叔常银春,常书明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印象,所有的故事,都是从上一辈人的口中得知。常家兄弟七个,常书明的父亲排行老三,常银春排行老五。常书明说:“以前听父亲说过,叔叔属猴,参军去往新疆时也就十六七岁,当兵没几年就牺牲了。我们只知道牺牲在哪,但具体安葬在什么地方,家里人却并不知道。”

  从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信息显示,常银春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7师49团3营7连某班担任班长,曾在陕西礼泉、兰州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951年9月,常银春在奇台县北沙窝大沙坡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常书明回忆道:“那个年代没有照片。听说是爷爷收到了一张从新疆寄来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才知道叔叔牺牲的消息的。”可惜的是,常银春的兄弟们相继离世,这份珍贵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也未能保存下来。

  然而,常家后人对常银春的思念和牵挂,从来没有断过。

  常银春牺牲后,常家人在祖坟里为他立了一个衣冠冢。每到清明节和过年的时候,常书明和兄弟姐妹们都会回到村里祭祖,也会去这位从未谋面的叔叔的坟上祭拜。如今,知道叔叔长眠于新疆奇台县烈士陵园,常家后人很是欣慰。常书明说:“我们正在商量,看看什么时候能去一趟新疆,到烈士陵园祭拜一下叔叔,他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是我们一家的骄傲!”(郑晓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教育
   第04版:文娱
   第05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第06版:漾泉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盂县烈士常银春的亲属找到了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组织师生举行“祭祀英烈”活动
妥善处置 交警及时救助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市民来到狮脑山公墓,通过文明环保的方式凭吊逝者
公益广告
阳泉晚报新闻·广告02盂县烈士常银春的亲属找到了 2021-04-06 2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