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用直观模型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运算不只是操作,更是一种数学特有的思维状态,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小学运算教学的核心是算理和算法,因运算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不同,运算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算理”到“算法”的探究课;另一类是由“算法”到“算理”的类推课,无论哪种课型都需要借助直观模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维持法理平衡。直观模型的使用可以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直观演绎算理,清晰感悟算法,使数的运算真正回归到思维层面。

  剖析算理内涵,经历模型建构过程

  纵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运算内容具有递进关系,每一种新的运算单元教学中,首例题的教学都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而其余例题则是在掌握了算理的基础上教学的,研究的是“怎样算”的问题。例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既是商一位数的除法延续,又是商多位数的除法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数据较小,作为承载解决算理任务的例1和例2,可以选择小棒作为直观模型,实施由“算理”到“算法”的探究教学。

  例1:(42÷2)的教学重点是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想象再操作,通过“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商是2个十”,让学生理解“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通过“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商是1个一”,使学生明白“1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学生经历了从直观模型的操作中提炼出除法竖式的过程,也就明白了除法竖式“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例2:(52÷2)的教学要突破“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该怎么办”的教学难点,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教学时要动态呈现两次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5个十平均分成2份”,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在第二次分的时候要将“剩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继续分。直观模型的使用还原了最简单,最直观的道理,帮助学生建构了笔算除法的运算模型,使“理”更清。

  明晰算法关键,体验算法形成过程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有不同版本,对比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等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同一运算内容在直观模型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有的版本教材会使用直观模型,有的却没有使用直观模型。教材中没有使用直观模型,我们的教学是否就可以不使用直观模型呢?这儿就出现了一个“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

  例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256÷6)是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竖式每一步的算理,掌握了“除→乘→减→比→落”的计算顺序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是“商的最高位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教学时,如果只依靠笔算经验进行算法迁移的话,学生仅仅是数字的操作工,他们的运算能力仍停留在“知其然”的机械化操作程度;但如果在算法迁移后借助直观模型演绎算理的话,学生的运算能力才能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意义化操作高度。

  鉴于此,教师可以实施由“算法”到“算理”的类推教学,先让学生进行笔算尝试,然后借助直观模型验证算法,运用第纳斯方块演示算理,由“2个百平均分成6份,每份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将2个百变成20个十,与5个十合起来平均分,每份商是4个十,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直观模型的使用突破了算理关键,清除了学习障碍,使“法”更明。

  解析运算核心,把握模型使用契机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对我们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算教学要建立在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刻的解读,准确把握运算核心,才能确定课型,选择适合的直观模型进行教学。

  以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为例,教材安排了7个例题,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再编排“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先编排“商中间没有0”的除法,再编排“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想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两个例题,例1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例2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教学的核心是算理,直观模型的主要作用就是解读算理,所以必须依靠直观模型的支撑,实施由“算理”到“算法”的探究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管商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不管商中间有没有0,教学的核心都是算法的掌握,解决的是“怎样算”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笔算经验进行迁移类推,直观模型的主要作用就是验证算法,所以实施由“算法”到“算理”的类推课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无论是由“算理”到“算法”的探究课,还是由“算法”到“算理”的类推课,都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模型素材,借模明理,据模悟法,使学生对数的运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平定县实验小学 戎芳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教育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漾泉
   第07版:文娱
   第08版:广告
九月,孩子们最靓
巧用直观模型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开学第一课”形式多有内涵
阳泉晚报教育03巧用直观模型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1-09-07 2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