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漾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挑 水
~~~□梅 心
~~~□马晓梅
~~~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挑 水
□梅 心

  绚丽的晚霞照耀着温馨的小院,院子里的西番莲、牡丹、仙人球、绣球、吊金钟、万年青……沐浴在金黄的光芒下,分外耀眼。花丛中,一个矮小瘦弱的女孩走进院子里来,她的肩上挑着一根担杖,担杖的两头各垂吊着一只铁皮水桶。水桶高过了女孩的膝盖,桶里盛着清亮的水,沉甸甸的。女孩显然很是吃力,两只小手死死地抓着肩上的担杖,两只细细的胳膊撑得紧绷绷的,每走一步都双腿颤抖。可她努力地挺直着脖颈,目视前方,以便不使水桶来回摇摆把水洒出去。然而女孩的力气太小了,水桶不听话地摇摆着,桶里的水也不听话地荡着,女孩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湿漉漉的“水尾巴”。

  这个女孩就是我。那时,我大概十一二岁。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深得家人的宠爱。我从小体质很弱,动不动就生病,浑身软得像没有骨头似的,家里人舍不得叫我出力受苦,因此,家务事从来没有我的份儿。可我不甘心——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怎能白吃饭呢?我特别想像哥哥姐姐那样帮着辛劳的父母做一点事情。大家不让我干,我就偷偷地干。这不,趁大家不注意,我偷偷挑着水桶去挑水。虽然桶里的水洒了不少,但我也挑回家了呀,事实证明,我能行!

  正在我得意之时,母亲从厨房走出来,与我碰了个正面,惊叫起来:“呀!你说你这孩子,不让你干这些活儿你非要干。二两力气也没有,你能干得了这么重的活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压坏了可怎么办?”

  我嘿嘿一笑,说:“您看,我这不是挑回来了?没事,我行!”

  “就是不听话!可犟了!”母亲嘴里嗔怪着,双手赶忙把担子接了过去,“快放下!快放下!”

  “哗——哗——”母亲把清冽的两桶水倒进了水缸里。我看着心里觉得特别快活,小脸涨得通红,脸上笑开了花。

  母亲瞪我一眼,问:“哪里挑的?”

  “里头池。”我笑着回答。

  “里头池?”母亲又一次惊叫,“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万一把你掉进去了怎么办?水是咋提上来的?”

  里头池不大,充其量就是个直径为四五米的圆形小水潭,有七八层台阶直通到池底。池里的水一部分从大石门水库引过来,一部分靠汇集雨水。夏天雨水多,池里水量较大,池水能淹住五六层台阶,足有两米来深。池底有长年的污泥,小孩子若是掉进去就很难脱险。春天和冬天,降水少,池里的水量也少了许多,五六层台阶都露在外头。小孩子们常在池边捞蝌蚪,或者到冻厚了的池面上溜冰。池的四周长满了灌木,一到夏天就郁郁葱葱的,把池水也映成了绿色,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

  大人们从池里取水,一般都是站在紧靠池水的台阶边上,弯身下去,把水桶来回一摆一拉再一提,满满的一桶水就取上来了。桶那么大,我可真的提不动。何况那是要站在台阶边上取水,稍有不慎就会连桶带人一起栽进池里去,我可不敢。这次,幸好有别人也去挑水,是人家帮我取的水。

  我如实回答:“别人帮的。”

  母亲稍稍放下心来,严厉地说:“人家帮你提上来,那么长的路,不还得你自己挑吗?拐好几道弯呢!嫩胳膊小腿的,哪受得了呢?以后再也不许啊!”

  母亲教训的是,我装作接受,一个劲儿地“啊——啊——”答应着,却一直低着头偷偷地笑——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尝试的胜利呀!

  没过多久,我就故伎重演,背着母亲到水窖里去挑水。

  这水窖其实是一个废弃的煤窑。我们村地下有丰富的煤层,尤其是我们家附近,地面上的煤矸石到处都是,挖下去,很有可能是煤炭。所以,人们尝试着往下挖。结果,挖出了地下水,只能作罢。煤挖不成了,但地下水汩汩流出,甘甜爽口,沁人心脾,煤窑就变成了水窖。这时,通往大石门水库的引水管道没有了,里头池水源断竭,越来越干枯了,水窖就成了我们的取水地。

  水窖里取水不容易。首先是坑道狭长,坡度大,高低不平整。我个子矮小,但挑着水桶还担心担杖撞到了四壁。其次是狭长的坑道深入地下,光线昏暗,越往下走越漆黑,到了出水部位基本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能听到水桶触及水的声音。所以,进入水窖必须得带上手电筒来照明。如果是在晴朗的午后三四点钟,西边的阳光斜射到坑道里,还多少能够看到一点水反射出的亮光来。这个时间段也就成了人们取水的最佳时段。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来取水,地下水被过度汲取,水量立刻少了许多,供不上大家的需求,反倒不如每天清晨的水量多。姐姐说,经过了一夜的蓄积,清晨的水是最多最干净的。所以,即使得带上手电筒,姐姐也愿意早晨去挑水。到水窖里取水还有第三个难处,就是胆怯。这可是暗无天日的坑道啊,怎能不叫人害怕呢?因此,我特别佩服姐姐的胆量——姐姐才大我四岁,她哪来这么大的胆量呢?不过是为了家人的生活而忘却了自己的安危吧!于是,我特别想要像姐姐一样勇敢,像姐姐一样能干。

  我第一次去水窖挑水是跟着姐姐去的。那是午后,我们没有带手电筒,却带了一个舀水瓢。姐姐说:“大家都去水窖挑水,水窖里的水越来越少了,连水桶也淹不住了,不用瓢舀不行。”

  窖外阳光明媚,窖里越走越黑。说实话,我的心里很紧张,生怕紧压在头顶上的青石突然间掉落下来,砸着我们,或者封堵了我们的出路。那可真成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我还害怕潮湿的墙缝里猛然间蹿出什么蛇啊,鼠啊,虫子啊,看又看不到,躲又没处躲,那可怎么办啊!好在有姐姐壮胆,我用手托着湿漉漉的墙壁一点一点往下摸索。姐姐说:“别怕,一会儿就好了。”

  大约走了三四十米,姐姐说:“到了。你站好,别动,小心滑倒。”我感觉脚下有一块突出的石头,就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姐姐也挑了一处比较硬实的地方站好,把水桶也放稳当,然后拿着水瓢一瓢一瓢地往桶里舀水。借着从窖口斜射进来的一点点光线,我看到了水的光亮,也听见了水的声音。虽然那光亮极其微弱,但我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那水的哗啦声也使我有了些欢快的感觉。但我还是不由得要提醒姐姐小心——这要是滑下去,谁知道会有多深啊!

  从水窖里出来,回到了地面,见到了阳光,我禁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险啊!我跟着姐姐把水挑回家里,母亲见了没有再惊叫,只是满眼的不舍与心疼,赶紧接了水桶往缸里倒水去。

  暑假里,我央求母亲带我去自留地里浇菜畦——我多挑一趟,母亲就能少挑一趟啊!几乎每个后晌,我们都去。我们家的自留地紧靠着槐树池。槐树池很大,水很多,没有台阶,水面距离池边有两三米高。母亲用担杖挑着水桶一摆一提就取到了水。这是技术活儿,我干不了,只能把水挑到地里。母亲还一再嘱咐我:“少挑点,半桶半桶地挑,慢点走,小心脚下,别绊倒了。”母亲生怕把我累着,可她自己却挑得又满又快。

  舍得流汗就能有收获。很快,我们家的菜畦里就长出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傍晚,我们回家的时候,水桶里盛满了比水桶还长的黄瓜、圆滚滚紫盈盈的茄子、厚实碧绿的青椒、红彤彤的西红柿、鲜嫩的北瓜、倭瓜、豆角……母亲乐呵呵地说:“蔬菜就是要喝足了水才长得欢实啊!你也要多喝水,多吃饭,快快长大啊!”

  没过多久,地下水就断流了,我们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里打了旱井或水窖。下雨的时候,雨水哗哗地汇集进旱井或水窖里。人们把一个水泵放进去,伸手一合电闸,水就哗哗地流到了厨房的水缸里,我们再也不用到外面挑水去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教育
   第04版:视野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漾泉
   第07版:文娱
   第08版:广告
挑 水
致敬抗战老兵
书画作品
阳泉晚报漾泉06挑 水 2022-09-02 2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