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漾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
~~~□姚永田
 ·秋色
~~~□史玉宝
 ·故乡
~~~□王瑞珍
 ·秋意
~~~□任武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
□王瑞珍

  回到故乡,在村口遇到一位大娘,停住,攀谈了一会儿。她喊着我的乳名,听起来真的很亲切。当我在城里时,这个带着乳味的名字一直沉睡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当我回到故乡时,这个名字才苏醒过来,连同那些尘封的往事,也一块被擦亮。

  我沿着儿时常走的小路,去寻找那些跌落在时光里的记忆碎片,想拼成一幅幅童年时故乡的图画。

  曾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村里赶庙要唱大戏。刚开始,村里没有戏台,村民们便一起搭台,我们一群小孩子去煤厂附近凑热闹,看大人们搭戏台。到后来村里就修建了新戏台。我们村是全乡修戏台最早的,小时候感觉我们村的戏台最漂亮最雄伟大气。戏台对面的窑洞上方盖起了小二楼。赶庙唱戏的时候,村里规定小二楼是老人带小孩看大戏的地方。这里可以避雨,还可以防止阳光曝晒。一件小事就可以体现出村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每当赶庙唱戏时,每家每户老早就通知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和朋友,邻村的村民也要暂别手中的农活,放松心境看大戏。戏台周围,唱戏声、锣鼓声、人声、商贩吆喝声,人山人海,真是热闹极了。

  楼下台阶上静静地伫立着五个石狮,只见它们口含石球,脚踏绣球,造型各异,威风凛凛,栩栩如生。我们一群小孩子争着抢着摸狮子,在石狮身上爬上爬下,将五尊石狮当作玩伴。而它们永远那么温顺地蹲在原地,陪着我们一起玩。经过岁月的洗礼,石狮后背被磨得光亮,岁月的静好永远留痕在一尊尊石狮身上。

  庙垴山位于我们村的村口,山下已修成农民公园,是人们夏天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沿着一个个台阶,登临庙垴山顶,全村一览无余。儿时常听奶奶讲庙垴山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庙垴山上曾设岗放哨。发现敌情时,哨兵们用燃烽烟等方式传递军情,掩护村民迅速撤离。如今,这里的铜钟还在,松柏槐树还在,儿时美好的记忆还在。庙垴山上有许多树,槐树最多。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是山上最美的时刻,远望山上,白茫茫的一片,槐花香味弥漫,香飘十里,吸引着一群群小蜜蜂围着槐花采蜜,也吸引着我们上山爬树摘槐花吃。我们用石头敲击铜钟,钟声清脆,回荡在山间。那时的我们,每天都在自然界里玩乐,到处都可以找到童年的乐趣。

  那时候村里的商业中心就是供销社。每到过年时,村民们就会拿出一年攒的钱排队去买年货。买年货的人真多,供销社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总是供不应求,供销社被挤得水泄不通。售货员们用的是算盘算账,一边嘴里念叨一串串数字,一边手打算盘,算盘声响连续不断,他们动作娴熟,手脚麻利。我们一群小伙伴也来凑热闹,穿行在人群里捉迷藏、捣乱。

  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幅拼图,是由许多小拼块拼接组成。在我们成长奋斗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拼块遗落了,散落在岁月的某个角落而被遗忘,但是属于故乡的那块拼图,只要故乡的山在、水在、人情在,永远会被我们拼成永不遗忘的图,留存在记忆的最深处,不时地想起,回味无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教育
   第04版:视野
   第05版:健康
   第06版:漾泉
   第07版:文娱
   第08版:广告
书画作品
百团大战中的“辛庄”“小庄”位置再现
秋色
故乡
秋意
阳泉晚报漾泉06故乡 2022-10-21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