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大家看,这两者的区别是八分音符下面加着一条减时线,四分音符没有,这条减时线像不像一个滑板车啊?”3月18日上午10点,随着音乐课的开讲,杨家庄学校一年级教室里传来了阵阵笑声,郭瑾馨在讲台上边讲课边用手比画着,孩子们有的用手捂嘴大笑,有的大声回应,活跃的气氛充满了整个课堂。
2012年大学毕业后,郭瑾馨进入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年来,她立足本职岗位,创新进取,爱岗敬业,成为同事、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我喜欢音乐,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和学生们在一起,我也成长了不少。看到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我很高兴。”郭瑾馨笑着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孩子轻松、自在成长。
2023年9月,郭瑾馨作为交流老师,从高新区实验小学来到杨家庄学校。这所学校离市区并不远,但硬件设施稍差些。“这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班里仅有21个孩子。大家看到新老师,都坐得很端正,稚嫩的孩子,害羞的表情,我顿时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郭瑾馨说,那一刻,她决定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郭瑾馨创新授课方式,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一、二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有限,记歌词困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郭瑾馨不是让孩子们干巴巴地认字、背词,而是通过给孩子讲歌词意思,将歌词转化为小故事,自主创编动作,以边唱边跳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了有更精彩的课堂呈现,郭瑾馨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快乐学习。她让学生选择一段喜欢的音乐,然后自己创编一首跟学校相关的歌曲。她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编歌词的时候,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进来。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
因为师资力量紧张,郭瑾馨在担任音乐老师的同时,也担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和科学老师。“刚开始,孩子们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自掏腰包为孩子们准备小礼物,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她说,“我们在班级里设立评比栏。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在他们中间安排小组长,每天根据孩子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各项表现进行加分。一月一总结,得分高的孩子可以优先挑选礼物,以此鼓励他们。”
有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时候,郭瑾馨并没有选择体罚学生或者冷落他们,而是给他们增加了一些“甜蜜的负担”。课上抽查时,如果有学生没有学会当天的课程,她就会“惩罚”学生将知识再学习一遍,下堂课时给其他人讲解,通过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督促他们好好学习。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窗口。刚做班主任时,郭瑾馨想了解清楚班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于是,她便挨个去家访。班上有一个学生家里情况不太好,母亲和姐姐都是残疾人,父亲为了照顾她们只好待在家里,全家靠低保生活。得知情况后,郭瑾馨总是默默地关心这位学生,有时候送一件衣服、有时候送一些文具……尽可能帮到对方。
郭瑾馨常说:“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爱岗敬业是我的本分。”郭瑾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认为,教育就是爱心、耐心地教导,秘诀就是多鼓励孩子,不要吝啬对孩子们的正面评价。张晓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