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漾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李娟银
~~~□周 婷
~~~□郝葆良
 ·拉 面
~~~□海 江
 ·睡 莲
~~~□冯友朋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拉 面
□海 江

  在阳泉的面食里,拉面为面中之最。

  拉面虽好吃,一般人家平常是吃不上的。各种各样的面食,拉面的工艺比较复杂,人家过日子,不可能为了两三个人的口腹之欲而专门做顿拉面。你去人家做客,主人肯为你不嫌麻烦拉拉面吃,说明你在他心里的分量很重。平常,和拉面做法相近的只有小开条,小开条也最容易上手。但小开条没有拉面精细,没有拉面的场面大。仅仅是拉面和面的方法,大部分人就不会。拉面的和法,称之为一种秘方,也不为过。

  人多,才有可能专门做拉面来吃。所以,阳泉本地凡遇红白喜事,压轴饭就是拉面。好多人,前面的二八菜(八冷八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喝,专等最后的开锅拉面,连吃三碗,方称心如意。

  这碗拉面,能把爱吃大米馒头的外地人一起同化。

  以前,村里的人家无论办红事白事,都要提前三天盘起“槽火”。所谓的“槽火”,顾名思义,就是和马槽一样。用砖头石头或者是坩埚墩儿垒一个两米多长、半人多高的槽,槽底留两三个出炉灰的口,里面用本地特有的无烟炭填满,都是大块。想起来真是奢侈,哪个地方的人舍得用那么多的炭来做一个临时灶火?唯独阳泉人舍得,因为不缺的就是煤炭。上面一般也要留三个以上的火口,留火口的地方中空,用来填柴引燃炭火。槽四周用草泥大概抹一层,避免跑火漏烟,顶上也一样,火口上支几个砖头,就和我们现在的煤气灶一样,一个用来炒菜,一个用来开水煮面,还有一个用来馏馒头。事办完了,槽火还烘烘不灭,只好用镢头四散扒开,浇上水,慢慢等它熄。破砖烂坩埚墩儿加上炉灰,用载筐担,一上午也倒不完。

  办事吃什么?阳泉人说“二八带面”,外地人听不懂。“二八带面”就是席面上上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主食在最后上,一般是拉面。办事前先搭棚子,得借好几块帆布,公家才有。再就是借桌椅板凳,一家一家挨门挨户去借,用粉笔在桌下凳下写上主人的名字,以免还的时候出现错误。盆盆碗碗盘盘碟碟也得一家一家去凑,做好记号。如果不小心打碎了借来的盘碗,一定想办法买来一样花色的给人家配齐,否则,下一次再也借不出来了。邻里之间,勤借勤还,再借不难。

  最后一个热菜四喜丸子上桌了,表示所有的菜已经上完,四五个大师傅摆开阵式,开始绕面。

  拉面的面要提前倒在大面盆里,凉水加适量的盐和食用碱和成絮状,再不停地揉。关键是水、盐、碱和面的比例要掌握好。和好面,面盆盖上盖子,醒面。厨师要算好人数,面要和得上下差不离。绕面是个苦力活,也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师傅从面盆里揪一块面,抻长,左右手各拿一头,稍用力,醒好的面自然就会往下沉,到一定长度了,就开始甩面、绕面。绕面不能向同一方向,要左绕一圈,右绕一圈,手掌伸展,搓。面在师傅的手里来回飘荡,自然伸展,像陀螺的线,互相缠绕,不会断。师傅和站在台上表演一样,全神贯注。具体绕多少圈,没有定数,师傅根据自己的经验。反正绕面时间短,肯定就会成为小开条。师傅感觉差不多了,把绕好的面头揪下扔面盆里,剩下的面身顺长放到开面的木槽中,木槽通常有两米多长,里面有铺面。专门的开面师傅接着用左右手指勾住面的两头,连抖带抻,开成又细又长粗细均匀的拉面,没有一根断的。真叫水平。

  开好的拉面往滚滚的开水锅里一扔,上下打两个滚,捞到小碗里,浇上白菜粉条豆腐丝臊,服务员用条盘端上桌一一呈下,这种面叫一筷挑,意思是面少而汤宽。点几滴醋,稀里呼噜往嘴里一送,清爽、利口。或者是叫一碗白皮面,把吃剩的过油肉扒拉一些,油津津把面拌起来,不软不硬,正中下怀。

  什么叫拉面?拉开的是面,拉住的是人的胃。

  无论平时多么矜持的人,端起拉面,都是狼吞虎咽状,吃了一碗又一碗。外地人在阳泉住得久了,其人的胃也会被拉面所俘获。拉面一上桌,两眼放光,嘴上礼让“你先吃,你先吃”,对方只要稍微一让,肯定让脱,自己先端起碗,毫不客气地吃将起来。

  那个人就是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广告
   第03版:话题
   第04版:教育
   第05版:文娱
   第06版:漾泉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广告
打碗花
致亲爱的自己
夏之韵
拉 面
睡 莲
阳泉晚报漾泉06拉 面 2024-07-03 2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