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联网时代,借助一部手机,几乎可以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的需要。从扫码支付到群聊办公,从淘宝购物到线上教育,以及餐饮、旅游、金融、影视、资讯等一个个App,让我们沟通交流零距离,转账付款秒到账,娱乐学习在线上……真切地体验到了“一机在手,世界尽有”。然而,当这种方便快捷的模式放到老年人群体当中时,不能熟练操作,甚至是完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他们,似乎面临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天堑,所有的便捷不仅没了用武之地,反倒转换成一个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让不少老年人望而却步。
5月25日,《阳泉日报·晚报版》在新闻中报道,城区义井街道南边堰社区针对这一情况做出了示范:将70岁以上老年人的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录入预登记码,并统一收集、排版、设计、制作,制成特色“核酸胸牌”后,发放到老人手中,彻底解决了他们的“手机操作困难症”,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透过南边堰社区工作者的这个“走心”举动,我们不难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困难处处都可能会出现,但只要坚定思想,致力克服,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口,找到各种解决难题的方法。其实,远不止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问题需要我们的社区及相关部门人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所谓民生无小事,被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件困扰,也有可能派生出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与状况。由此可见,社区工作的重点需要持续落实到以下三方面。
服务精准化。社区工作者需要培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日常工作当中,可以迅速从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里检索到重点问题或突出矛盾,继而采取针对性、精细化的分类和处理,达到服务精准化,更好地惠民利民。
范围扩大化。针对当下发现的问题和矛盾等,社区工作者要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去认真处理,积极应对。同时,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工作范围扩大化,未雨绸缪,提早谋篇布局,将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工作常态化。社区工作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工作常态化作风,无论是孝老敬亲,还是护佑儿童,无论是反诈打假,还是抗疫抗灾,一切和大家息息相关的事情,都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向全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任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