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凌晨4点,没等闹钟响起张军喜就自然醒了。简单吃过早饭后,他就与妻子开车自驾,踏上回家的旅程。
1996年张军喜研究生毕业后,与妻子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在日照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骨科医生,并定居下来。最初,因为交通不便加上工作繁忙,张军喜过年回家的次数并不多。2003年后,他购买了一台小轿车,于是每年都会带着妻子、女儿一起回到阳泉过年。
对张军喜来说,过年承载着一份久违的亲切感,一份直抵内心的暖意。然而,2020年疫情的暴发阻断了他回家的路。“这两年因为赶上疫情,我们选择了就地过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终于可以和家人过个团圆年了。”张军喜感慨道。
经过长途跋涉,张军喜抵达阳泉。刚下高速,他就将车停靠在路边,拿起手机给母亲报平安:“娘,我下高速了。”
回家过年的计划在搁置两年后重启,激动的不只张军喜,还有他在阳泉的亲人。今年58岁的张军喜是家里的老大,他的母亲已是82岁高龄。接到他的电话后,张家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伙忙着张罗起接风宴——莜面栲栳栳、过油肉、红烧丸子、粉蒸肉等阳泉特色美食。
张军喜到家后打开汽车后备箱,把他在日照市场上精心挑选的海鲜、绿茶,还有土法酿制的花生油搬到厨房。“家里什么都不缺,你们人回来就行了!”老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拿出提前为儿子准备的零食江米条,“这是你最爱吃的江米条,听你说在山东吃不到,我特意去超市买了几斤,你先吃点垫垫肚子,等会儿就开饭。”饭桌上,老母亲不停为儿子、儿媳夹菜,“看着他们多吃一口,我心里就高兴”。
母亲年纪大了,张军喜最关心的就是她的身体状况。平时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了解母亲的近况,现在亲眼看到母亲面色红润,张军喜也放下心来。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是短暂的,等过完年,张军喜又要回到山东,但家里的每一道菜、每一口饭,都将是他反复回味的珍贵记忆。(王玥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