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过,但对很多中小学生来说,春节期间大吃大喝油腻食物及各种饮料,熬夜看电视、玩游戏等不规律作息给健康带来了隐患。由于暴饮暴食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年后腹泻、腹痛、呕吐、厌食等问题接踵而来。开学季如何调整好孩子们的饮食呢?记者采访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相关专家。
开学季,因呕吐腹泻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
记者采访发现,开学前,因呕吐、腹泻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医学中心急诊室,有个叫小辰(化名)的7岁男孩,因饮食不规律出现呕吐,不仅进食后呕吐,还有腹痛症状。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有轻度脱水表现,脐周及上腹部有压痛,医生结合其病史、血常规等检查考虑患儿得的是急性胃肠炎。儿科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谭鑫表示,针对小辰这类患儿,医生会予以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等处理,改善其呕吐、腹痛症状,纠正脱水症状。
谭鑫介绍,农历新年以来,在儿科急诊,就收治了50余名因儿童“节日病”就诊的小患者,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分析原因,一是今年春节期间,气候反复无常,由-3℃短时间内升至28℃,随后又面临低温天气,孩子们的身体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极端恶劣天气易引发疾病;二是寒假期间,孩子们的生活、饮食不如往常规律,家长对其约束也有所放宽,加上走亲访友等奔波劳累,于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通过检查,这些患儿均确诊为小儿急性胃肠炎,给予护胃、补液治疗以及饮食指导后,所有患儿症状好转,正逐步恢复。
在消化内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周震接诊了一名16岁的患者小周同学。小周家长叙述,孩子一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了上腹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现象。完善腹部彩超等检查,周震诊断,考虑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他嘱咐家长,注意给孩子清淡饮食,辅以消化酶片对症治疗。
肠胃不适需调整饮食、纠正脱水、合理用药等
谭鑫介绍,节后肠胃不适典型症状有轻型与重型之分。轻型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量不多,稀水样便,常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如频繁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频繁腹泻,每日10余次甚至更多,多为黄色水样便,部分可见少量黏液及血便,明显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等。
出现肠胃不适总的应对原则是,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在饮食方面,应根据个体情况以及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常伴有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停摄入乳类制品,改为豆类、淀粉类代替乳制品,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同时避免孩子喝果汁、水果饮料、功能饮料及碳酸饮料等,防止腹泻加重。腹泻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保持营养丰富,一般持续时间大概2周左右。
同时,要注意预防和纠正脱水。孩子在疾病过程中需鼓励其饮用温水,以达到少量、多次补液的目的。若有轻度脱水、呕吐不严重,可予以口服补液盐进行补充丢失的水分和各种电解质;若有严重呕吐、腹泻,伴有中度或重度脱水的,需尽早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合理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可适当使用肠道益生菌口服治疗,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来控制腹泻;也可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攻击;还可予以补锌治疗促进黏膜修复。
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酌情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呕吐、腹泻患者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若孩子出现脓血便、带黏液等,结合大便常规检查及化验培养,考虑存在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酌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节后饮食应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喝白开水
寒假期间,由于天气仍然较冷,运动量减少,饮食不规律等,孩子们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胀、嗳气、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对于正处于身体、智力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开学季该如何调整好饮食、恢复肠胃健康呢?周震表示,开学季孩子的饮食,可从一日三餐、饮食多样化、少吃零食、加强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在一日三餐中,家长要保证孩子每日吃早餐。可多喝点牛奶,如早上8时吃鸡蛋、牛肉、面条、油条等,也要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梨、西红柿等。少吃或不吃油炸、油腻食物,如炸鸡、薯片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消化。同时少吃含有色素、香精等有害物质的食品,因为影响生长发育。如在外就餐,要控制每餐的热量,防止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其次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营养均衡。节后饮食应清淡为主,控制大鱼大肉,多吃新鲜蔬菜,多喝白开水洗洗肠胃。如果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可做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增加孩子的食欲。少吃零食,部分零食中含有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影响孩子的味觉发育,导致孩子厌食,家长要做好监督。
再次加强运动,天气好时多到户外锻炼。建议每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另外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利于生长发育。如果孩子在饮食上出现厌食等异常表现,家长要带孩子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消化道疾病。
早春期间气温反复无常,稍不注意易造成感冒,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功能,需预防疾病。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对食具进行定期消毒;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提高免疫力;若集体机构出现或流行感染性腹泻,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滥用抗生素。
(长沙晚报 杨蔚然 宁瑜 万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