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天地就变了。虽然气温还不算高,蛰伏中的万物却有了萌发和转变的迹象。在被暖气或空调烘烤得慵懒而迷离的蜗居里,是感受不到那微妙的变化的。你得走出去。
走出来,空气已经没了刺骨的冷,温暖的阳光洒下来,身体跟着舒展。人们不再畏手畏脚,伸出手来感受风。风儿也不再凛冽,它失去了曾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威猛,变得温柔可亲,拂在脸上,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
成排的树木仍然光秃秃的。但仔细看,枝条上已经吐出细密的芽苞,鼓囊囊的,像是包裹着的船帆,只待和煦的春风吹过,它们便扬帆远航。枝条随着风儿飘摇,轻盈灵动,似为即将到来的新生舞动。一路走过去,不同的树木,千姿百态的枝条上,已显出些许新生的迹象,光溜溜的枝条上挤挤挨挨着一个个突起的芽苞,有的大有的小,像是即将具象化了春天的鼓点。如果我们能听到枝头上那些生命的呐喊,那该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高歌与震撼啊!可惜,它们总是静静地绽放,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便焕然一新,一日与一日不同,一时与一时相异,匆忙而过的人们,不能体察它们细微的变化,不免让人心生遗憾和惋惜。
踩在土地上,土地是软绵松散的,富有弹性的。干枯的野草堆里已经有了些许娇小的叶片,柔柔嫩嫩的鹅黄色,是生命最初的色彩。它们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探头探脑地打量着广阔的天地。不消几天,它们就会快速变换色彩与身姿,让人惊诧。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灰色的土地上,细心的人总会偶遇到已长成形的野草,像雏鸟似的,匍匐在土地上,稚嫩幼小,却彰显着旺盛而坚韧的生命力。
淙淙的河流不停地流淌着,像永不停歇的生命与岁月。河流的背阴面,沿着河沿,仍然覆盖着坚冰。而向阳面的水面上,阳光洒下来,涤荡着粼粼波光,金子似的晃人的眼睛。一条河流,两种温度,那是时间留下的痕迹,那是冬末与初春的交替。
举目四望,仍是萧瑟的基调,没有一望无际的绿海,也没有姹紫嫣红的斗艳争芳。但是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了,温煦的春风就是它的信使,即将舒展开来的芽苞就是它的信徒。依然被臃肿的冬衣包裹着的人们,怀揣着一颗颗种子,在春风吹拂下破土发芽,褪去了灰色的外壳,抖动着娇嫩的绿丫。它们摩拳擦掌,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被好好地浇灌,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不负春光,不负年华。
站在春风中,我觉得自己是一棵树,闭上眼,抖一抖身体,似乎就能长出一身的枝叶,在春风中作响,只待一场春雨,便绽放一树芳华。
春天来了,走出家门吧,走进春风里,将自己融入春光中,成为别人眼中春的一部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