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密度低,吃钙片有用吗

  骨密度低时,单纯吃钙片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补充钙片可以为骨骼提供钙源,但仅靠钙片难以显著提高骨密度。

  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更有效地增加骨密度。补充钙片的同时,应确保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

  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高钙饮食: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坚果、绿色蔬菜等,每天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钙剂。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以通过晒太阳(每天至少20分钟)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蛋黄、鱼类等)来补充。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盐、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因此,应尽量减少盐的摄入。

  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跳舞等,这些运动可以让身体承受自身重量,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运动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肌肉强化锻炼:如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骨骼负担,降低跌倒风险。

  平衡与柔韧性训练: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骨骼健康,还能改善身体机能。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骨密度的降低。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DXA)是用低剂量X线检查身体成分的方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如果检测值(T值)≤-2.5,则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但同时也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会逐渐下降。通过科学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营养补充、运动等,可以有效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比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过“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骨流失、降低骨折风险。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多由甲亢、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等疾病或药物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骨代谢加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并增加骨吸收。治疗原发病后,骨质疏松症状可得到改善。

  (人民日报  孙浩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城事
   第03版:教育
   第04版:光影
   第05版:漾泉
   第06版:消费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影视
易过敏人群如何过好春天?
春季红眼病高发 这份护眼指南请收好
骨密度低,吃钙片有用吗
百病先调肝 肝好五脏安
阳泉晚报健康07骨密度低,吃钙片有用吗 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