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平定县东关中学举办的校园科技节上,八年级学生制作的“地形地貌”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利用彩泥、废弃的纸盒、乒乓球、白色泡沫板等材料,做成形象逼真的地形地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把赞赏的目光集中在了地理教师身上。八年级地理教师王恺,是一位31岁的青年教师。他说:“我认为地理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世界探索的精神。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展示精美的地理图片、播放相关的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理世界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
从2017年开始,地理学科纳入中考,成绩占到50分。因教学时间紧,传统的地理课教学一般采用“背、记、考”的方法,致使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厌、烦、累”的心理。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破解难题。
2025年寒假,学校布置作业,统一要求写卷子。王恺觉得在假期里应该让学生放松身心,只安排写卷子,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兴致不高,完成度也不高。何不布置一些“动手”作业?
王恺布置了两项作业,一项是必做的:画一幅特色中国地图,突出美食、景点、民族、服饰等;另一项是选做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关于等高线、地球仪等的地理手工。学生们自愿分成多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完成。在材料使用上,王老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像废旧的纸盒可以用来制作山体轮廓,彩泥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地形颜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开学后,3个班的学生交回手工作品共90余件。王恺一一看过,精选出13件作品入展本次校园科技节。这些作品不仅外观精美,还很好地体现了所选择的主题,每个小组都展现出自己的创意和团队协作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对于学生的作品,王恺觉得都很有亮点。他说:“每个小组都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独特的创意,从模型制作的精细度到主题表达的清晰度,都能看出学生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些小组的作品还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拓展和延伸,这让我非常惊喜,说明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王恺布置的“动手”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开动脑筋,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次,学生们的作品在科技节上脱颖而出,可以看出学生们不仅具备出色的动手能力,而且具有可贵的团队合作精神。王老师说,要趁热打铁,做好评价,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在升国旗仪式上进行表彰,给予鼓励。
王恺老师钻研教材,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地理课变得有趣,赢得了学生的喜欢,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恺表示,今后会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深耕地理知识的沃土。李荣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