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郊区西南舁乡大西庄村食用菌科研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的70万棒黑木耳迎来首次大丰收,预计头茬产量可达3.5万公斤。村民们穿梭在菌棒间采收、搬运、装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以来,大西庄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短、平、快”的羊肚菌、黑木耳等特色产业,形成了4月—10月种植黑木耳、11月到来年3月种植羊肚菌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格局,并邀请专家为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从菌棒培育、种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品质和产量。“菌—菌”轮作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拓宽发展渠道,同时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名片和致富法宝,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哲远 张泽慧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