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黏腻的桑拿天,动辄让人汗流浃背,连呼吸都感到不畅,人们纷纷寻觅避暑的方法。
我突然想到李叔同先生《晚晴集》中的一首诗,顿觉身心清凉:“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这首诗的大意是:天冷的时候渴望夏天的暖,天气炎热时又怀念冬天的凉,人们总是在这种矛盾的想法中难安于当下。如果能消除这些不切实际的念想,那么无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都能感觉到身心安定。简陋的茅草屋,也好过露宿街头。人生如果能懂得知足,不必要的烦恼就会立刻消除。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要知足常乐,保持内心平静与安定的人生哲理。
再读一读先生所写的《清凉》诗,更觉沁心:“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诗里的月、风、水,都是“清凉”的化身。读罢这首小诗,暑气似乎也随诗意消散。
这个夏天,如果你被暑热所困,不妨找个安静的角落,读书解暑。挑一本描写寒冷、冰雪的书,让文字做向导,让灵魂去赴一场冰雪之约,让心灵在墨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清凉。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再加一句——书中自有清凉方。其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安之处是故乡,心静之处自然凉。您说,可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