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里,市民溜达逛夜市的同时,还能顺便咨询政务服务。7月25日,我市首场“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举办,行政审批服务管理部门把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搬到”了人潮涌动的夜市,让市民在“政务夜市”就能办成事。(7月30日《阳泉日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直击的是“时间差”的痛点,让政务服务实现了从“有空档”到“全时段”的转变。过去,“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是不少上班族办事时遇到的尴尬。正值伏天,人们白天头顶烈日出门办事的滋味,也不好受。如此背景下,“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腾挪,既化解了上班族的愁,也解决了人们外出的热,为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的背后,体现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部门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变,最大程度释放出政务改革的“善意”。举办“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工作人员穿上红马甲化身“志愿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用接地气的话语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服务思维”还体现在细节里,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最近办事遇到什么困难了”,而不是机械地问“办理什么业务”。当政务服务开始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政策落实就会从“最后一公里”变成“最暖一公里”。
正所谓“小窗口”映照“大治理”。“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解民忧暖民心,我们呼唤更多部门创新举措,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从“7×24小时”自助服务到“政务夜市”,从办事大厅到“移动审批办公室”再到“入企服务队”,一次次创新的背后,是阳泉把政务服务改革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的“小确幸”:创业者深夜拿到营业执照,外地务工者在异乡顺利续上社保。此刻,政务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贴心之举。
暮色中,“夜聚政务,服务万家”活动还在继续。这盏“暖心灯”照亮的,不仅是办事群众的归途,更是一座城市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坚守。(孔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