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俊琴 通讯员王婷报道 8月27日上午,城区南山路街道南煤二社区活动室内座无虚席,一场专为家长开展的“开学第一课”主题讲座在此举行。到场家长全程专注聆听、积极参与互动,讲座结束后纷纷直呼“干货满满,收获很大”。
随着9月开学临近,不少家长因孩子假期里养成“睡懒觉”的习惯难纠正、一提学习就抵触、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而陷入焦虑。针对家长们的这些困扰,持有社工证的社区工作者左洪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聚焦“孩子开学前的情绪疏导”与“高效亲子沟通技巧”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日常服务中接触的真实案例,从“现象剖析”到“方法指导”层层深入,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做好开学准备。
开学后,孩子们会升入新年级,所学知识难度增加,难免会产生压力与焦虑。针对这种情况,左洪娟支招:“首先,家长要和孩子提前商量,共同制定开学后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让孩子逐步适应开学后的生活节奏,避免开学后出现作息紊乱的情况。其次,家长每天要预留10分钟的‘无干扰交流时间’,放下手机、专注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避免矛盾积累。”
“家长一定要学会有效沟通,这是拉近与孩子距离的关键。”左洪娟说,家长要避免将“你怎么总是不听话”“这点事都做不好”等指责性话语挂在嘴边,这类话语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相反,要以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交流看法,引导孩子主动正视自身的错误与不足,进而自主改正。此外,家长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样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真心交流。
在互动环节,家长们踊跃举手提问。“孩子学习主动性差,总需要反复催促”“孩子沉迷手机,一提学习就翻脸”等共性问题成为讨论焦点,左洪娟逐一耐心解答。尤其针对“孩子沉迷手机”这一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她给出建议:家长不要急于强硬禁止,以免引发孩子逆反心理;与孩子约定“完成作业后可以看20分钟手机”的规则,通过“约定式管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同时,从孩子感兴趣的手机内容切入聊天,了解孩子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正确上网,分辨网络信息的好坏。
讲座最后,左洪娟还为家长们分享了沟通话术模板、开学前作息调整计划表、开学物品准备清单等实用资料,方便家长后续直接参考使用。不少家长表示,此前总觉得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听完讲座才意识到,问题根源可能在于自身沟通方式有误,接下来会尝试用学到的新方法与孩子沟通。
南煤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郗娜表示,此次活动是社区“家社教育支持行动”的一部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能助力孩子平稳开启新学期。今后,社区还将根据家长需求,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技巧”“作业管理方法”等专场活动,持续为家长“充电”,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