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观中华老字号 感受节日暖意
阳泉日报小记者“打卡”家乡味道

  本报讯  记者顾超报道  9月27日,阳泉日报小记者团走进阳泉食品总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泉食品总厂”),在“看、说、探、尝”中感受本土食品企业的匠心与中秋佳节的团圆暖意。

  在会议室里,小记者们围坐在一起,观看了介绍阳泉食品总厂的专题片。阳泉食品总厂于1953年建厂,公司的“颐寿”牌商标是山西省著名商标,糕点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该企业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主要生产“颐寿”牌中西糕点、月饼、馅料(枣泥)、放心早餐、面包面点、休闲食品和豆制品等,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

  屏幕上,从整洁的生产车间、严格的原料筛选,到一代代工人坚守品质的画面,生动展现了这家本土企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对食品安全的坚守。“原来我们吃的月饼是这里做出来的!”观看结束后,小记者吴盈思对接下来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中秋故事分享”环节更是暖意融融。有的小记者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有的说起自己和家人一起做月饼的趣事;有的则分享自己品尝过的月饼口味。小记者们围坐成圈,你一言我一语,把藏在心里的中秋记忆慢慢道来。

  随后,带着对月饼生产的好奇,小记者们走进阳泉食品总厂的原料库。看着码放整齐、包装完好的面粉、坚果和馅料,大家立刻举手提问:“这些原料怎么保证新鲜呀?”销售部经理高乐指着悬挂着的标识牌介绍:“每批原料的生产商、生产日期和检验状态等都要登记,就像给月饼的食材源头上了‘保险’。”小记者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认真记录,直观感受到“安心食材”的由来。

  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检测人员为小记者们展示了专门用于检测的设备,还现场演示了对月饼原料和成品的抽检过程,确保每一块月饼都符合国家标准。看着检测人员小心翼翼地把月饼样本放进仪器里,小记者们真切感受到,一块小小的月饼,要经过这么多严格的检测步骤才能生产出来。

  最让人期待的环节当属月饼品尝。金黄的外皮印着精致的花纹,浓郁的香气瞬间勾起食欲。工作人员将月饼切成小块分发给大家,酥软的口感、香甜的馅料在口中化开,小记者们脸上满是满足。

  在此次活动中,小记者们既通过专题片了解了企业匠心,又亲身探秘了月饼生产过程,更在分享中传递了中秋温情。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今天的经历分享给同学和家人,让更多人了解阳泉本土食品的品质与温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乡村
   第05版:漾泉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艺苑
阳泉日报小记者“打卡”家乡味道
图片新闻
国庆假期阳泉站升级服务为旅客打造便捷暖心体验
郊区举行“迎中秋庆国庆 传文明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
平定多部门携手进校园送“网安课”
“追忆烽火岁月 弘扬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我市举办
图片新闻
阳泉晚报新闻03阳泉日报小记者“打卡”家乡味道 2025-09-29 2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