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盂县仙人乡垴上村,村民郭福有正弯腰在自家的红薯地里忙碌。他先用镰刀拨开红薯周围的根茎,再抡起镢头顺着垄沟轻轻一刨,一串串饱满结实的红薯便被带出地面。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的雨水适中、光照充足,你看这红薯,个头大、品相好,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垴上村村委会主任郭砚兵站在田埂上介绍着今年的红薯种植情况:“我们村今年共种了80亩红薯,由于村里地形多丘陵,土地比较分散,所以主要以小块地种植为主。我们精选了烟薯25和西瓜红这两个优质品种,烟薯25和西瓜红的口感细腻、色泽鲜艳,不管是蒸着吃还是熬粥都特别受欢迎。这两个品种抗病性强,很适合我们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采收红薯的郭福有喊来了四五个帮手,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刨薯、有的捡薯、有的装筐,田地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去年咱们村红薯亩产达到1500公斤,今年这长势不知道能收多少?”“你看这地里刚挖出来的红薯,大多数有一斤多,估摸着今年亩产少不了。”“可不是嘛,这么好的红薯,等红薯节一开,肯定又被游客一抢而空,咱们根本不愁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手中的活计却没停下,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们口中的红薯节,是垴上村连续举办了九年的特色活动,今年将迎来第十届。虽然垴上村的红薯种植面积相较于周边村落不算大,但村里年产10多万公斤的红薯却一点儿也不愁销路,这其中红薯节功不可没。自第一届红薯节举办以来,村里就通过“节庆搭台、产业唱戏”的模式,将红薯从普通的农产品打造成辐射周边地区的“网红特产”。红薯节上不仅有新鲜红薯展销,还有红薯美食体验、农耕文化展示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既打响了“垴上红薯”的品牌,也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郭砚兵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举办红薯节的物资,等这几天村民们集中忙完采收,就立刻搭起舞台布置现场。为了让今年的红薯节更出彩,村里还专门硬化了入村道路,现在不管是自驾还是步行,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细节提升,吸引更多游客来咱们村体验丰收的快乐。”
谈及红薯节的客源和特色,郭砚兵信心满满:“往年红薯节,除了本地游客,还有河北石家庄、保定的游客专门驱车过来。今年我们计划开通‘红薯节专线’,让游客往返更方便,体验感更好。”田埂上,秋风拂过红薯藤蔓,也吹来了垴上村丰收的希望和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嘉崧/文 杨园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