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漾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导航
~~~□史玉宝
~~~□苗胜文
~~~□桦 楠
第19期(9月27日)~~~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新闻网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电子版 | 旧版原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博览群书中展翅翱翔
□桦 楠

  对书的喜爱,大抵始于少年时期。那时候,爱看书的母亲每天晚上都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阅读至深夜。或许是受她的影响,我也很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钻在被窝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我20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览了中国的四大名著、鲁迅系列著作、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部分小说,以及契诃夫、拜伦、雨果、普希金等世界名家的作品。

  有天晚上,我在看书的时候忽然想:我总是在读别人写的故事,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尝试书写呢?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按捺不住。第二天,我便去供销社买了稿纸和墨水,又专门到书店,选购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满怀憧憬地回到家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练习。

  起初,父母都没有反对,可时间一长,他们就不乐意了。因为我太专注于文字,慢慢地对下地劳动就疏忽了。和我同龄的邻家青年,一年能挣几百个工分,而我只有一百多个。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父母满心期待我能帮他们一把,谁承想我竟如此“懒”,每年挣不来几个工分,还常常和家里要钱买书、买稿纸墨水、买信封邮票,家里哪能经得起这样的开销?

  没办法,我只好担着箩筐去河东砖厂捡拾人家不要的半头砖,自己垒了个兔窝;又和爷爷要了几块钱,买了几只小兔子。那段日子,我一边隔三岔五跟着生产队的社员去地里劳动,一边在劳动之余背着箩筐剜草喂养兔子,最多的时候养了四十多只兔子。卖兔子的钱除了给父母一部分补贴家用,剩下的便成了我的“文化经费”。

  那段清苦却充实的岁月,让我更深地体会到,物质可以匮乏,但精神不能荒芜。是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给予我内心的养分和坚持的力量,让我在崎岖的生活道路上,始终保有一份宁静与向上的勇气。

  广泛的阅读,不仅滋养着我的文学梦,也悄然为我开辟了新的路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伙伴合写的一篇报道被刊登,并收到了一元钱的稿费。那是我写文章以来第一次挣到稿酬,我分得了五毛钱。这五毛钱,像一道光,让我看到了用文字改变生活的可能。于是,我更加勤奋地练笔,陆续有小说、诗歌见诸报端,并在一些征文活动中获奖。因此,我曾被乡镇政府聘为宣传报道员,并获得了去阳泉日报社参加培训的宝贵机会。几年后,我先后进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新组建的平定报社从事文字工作,人生的道路因阅读与写作而发生改变。

  即便在工作和生活稳定后,我也没有丢掉看书的爱好,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一起成立诗社,在集体交流和创作中共同进步。后来,我很荣幸地加入了市作协、省作协,以及中国诗歌学会,并出版了三部诗集和两部长篇小说。在负责文学社团期间,我参与编辑了多部社员作品集,还参与编撰了《诗韵平定》一书。基于真实人物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树春风》《网格之星》,是我用文字记录时代、回报社会的一种尝试;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段珍贵而有意义的成长历程。

  回首数十载光阴,是阅读为我这个普通农村青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它教会我明辨是非,更在我人生的重要关口指引方向。李白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虽无惊世之才,但书籍给予我的内心平静与精神力量,是任何财富都无法比拟的,也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可靠保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用心勾勒一个个细小的闪光点,并将它们连接成一片璀璨的星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乡村
   第05版:漾泉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艺苑
沉默时刻
接住秋天的丰收
在博览群书中展翅翱翔
《聊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露天电影》
阳泉晚报漾泉05在博览群书中展翅翱翔 2025-09-29 2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