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半,手机屏幕亮起,王慧忠面对镜头从容开讲。这位45岁的“老农人”正以鲜活的方式拓宽传统农业的边界。(见6月29日《阳泉日报》)
王慧忠的创业之路,是一条不断打破路径依赖的突围之路。从成立平定县乐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到创建山西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年产蜂蜜超30吨,带动200余户蜂农增收,再到牵头组建市养蜂产业化联合体,带领蜂农“抱团发展”,他从不曾停歇在舒适区。当数字产业兴起,这位“老农人”以无畏的姿态搭上电商直播的“快车”,将流量转化为新农资、手机当作新农具、直播升格为新农事。他坚信:“虽然自己不算年轻了,但也要跟上形势。”此等闯劲,正是农业现代化征程中稀缺的开拓者基因。
然而电商之路并非坦途。从最初仅能将照片一键合成视频的摸索,到购置专业设备、学习拍摄技巧的认真钻研;从首次直播仅十余人观看的手足无措,到反复琢磨“头部主播”经验后的豁然开朗,王慧忠在荆棘丛生处步步为营。他逐渐领悟,直播带货如同参加农博会,需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产品精华,知识普及需“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说透。随着在线观看人数的跃升,一场场直播不仅推销着蜂蜜产品,更成为他普及蜂蜜知识、宣传家乡平定风光的舞台。冠山雨后的秀美、娘子关的雄壮、南庄地道的红色记忆,都随着他的讲述“飞出”大山。
王慧忠始终坚守着对品质的敬畏:“质量好才是真的好,各种营销手段只是锦上添花。”他的镜头之路,正是新农人将传统匠心与时代浪潮相融合的缩影。在数字经济的洪流中,唯有守得住根本、创得出新意者,才能真正让山野之珍“触网”远销。
当无数农人面对数字浪潮踟蹰观望时,王慧忠的实践照亮了一条可遵循之路。农产品的价值远不止于物理重量,更在于其承载的地域文化与匠人精神。王慧忠在手机屏幕前每一次真诚讲述,都是将山野智慧与时代脉搏相连的动人尝试。
王慧忠的直播还在继续,他身后的太行山在晨光中轮廓渐明——那既是地理的屏障,更是无数农人价值突围的起点。(李俊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