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三年级,每次遇上阅读题,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那后面一连串的问题,我的心里就像压着沉甸甸的大石头。
那段时日,不管我怎么思考,写出来的答案总是和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有几次,看着试卷上那刺眼的红叉,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甚而对阅读理解产生了恐惧和抵触。
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我深知必须要做出改变。后来,我开始主动出击。我先是找到王老师,说出我的困惑。王老师给了我建议:第一,加大阅读量;第二,和作者对话,换位思考,尝试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或者带上问题读书。
听到王老师这么说,我半信半疑。不过,我最终还是按王老师的建议行动起来。只要有闲暇时间,我就强迫自己阅读一些书籍。比如,一些优美的散文、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再走马观花。我尝试着认真学习陌生的词语、漂亮的语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我尝试着,分析上下段的关系,分析题目在文中的具体展现。同时,我还会做一些读书笔记,记录好词好句。有时,我也写一些自己的感悟。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随着自己思维的变化,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再说我的阅读题,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那一连串的问题,仿佛一瞬间亲切起来。我终于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甚而,有时也能将问题回答得称心如意。
现在,我不再害怕阅读理解,而是把它当成了一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我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等待着我去探索和发现。
我和阅读理解和解了,这种和解让我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和乐趣。当然,这还要感谢我的王老师!
评梅学校三(6)班 王 鑫
指导老师 王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