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郊区西南舁乡西南舁村服装加工厂接到了一笔大订单——预计年底交货的20万条裤子。这让服装加工厂的工人高兴不已。“前几批成品客户很满意,咱才能接到新的大订单。接到新布料,有技术员来给咱们讲解样式和尺寸要求,大伙儿记清楚具体要求,咱就抓紧分头干活吧。”7月18日清早的班前会上,西南舁村服装加工厂生产负责人张艳燕一边给工人鼓劲一边安排工作。随后,女工们立刻开始熟悉新任务。
西南舁村服装加工厂成立于2023年,揽回这么大交货量的订单还是头一回。西南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卫斌说,村里利用闲置多年的小学教室改建服装加工厂车间,一是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近年来,他们一手抓工人培训、一手抓市场拓展,村民“家门口”的服装加工厂渐渐有了起色,“订单源源不断,服装加工厂才能织就乡亲们的增收图景”。
在服装加工厂的成品车间,分区摆放着校服、工装裤、婴儿爬爬服、卡通毛绒玩具等。张艳燕和质检员细致地检查成品的针脚密度、拷边工艺、拉链平整度等。张艳燕说:“最初工人只会加工手套、外套、帆布袋等做工相对简单的品类,厂里加工的大多是千余件产品的小订单。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多次邀请外地的服装加工厂技师进厂指导。学裁片、学拷边、学整烫,俺们边学边练,手艺精了复杂款式的服装也能拿得下来。现在,工厂有能力承接多种类型的订单。一年到头,厂里基本没有生产淡季。”
成品车间不远处是服装加工车间,十几台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在车间奏响美妙的乐章。分区放置的缝纫机、锁边机、自动激光模板机等专业设备,能满足不同品类的加工要求。量尺寸、裁布料、缝合、剪线头……女工们各司其职,认真又熟练。“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营生,收入稳定,还不耽误照顾家人,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我从加工厂试运行的时候就来了,现在主要负责缝合工序,和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基本能满足客户要求。”女工王有鱼笑着说。
想要服装加工厂有长远发展,高卫斌更多考虑的是工艺如何稳步提升、订单量如何持续扩大。今年以来,高卫斌已带领服装加工厂骨干赴省内外多家服装加工企业交流,一方面学习先进技术,一方面尽可能多招揽些代加工订单。高卫斌说:“在巩固与市捞儿山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的基础上,‘走出去’主动出击,我们才能赢得更多订单。下一步,我们计划探索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尝试通过线上接单、线下生产发货的模式,辐射带动更多妇女加入服装加工行业,帮助她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郭鑫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