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晚,阳泉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座无虚席,由市文联“引进来”、山西工商学院倾情演绎的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汇通天下》,在此隆重上演。
舞台的大幕缓缓拉开,一段波澜壮阔的晋商传奇,借灯光、布景与声乐,时而舒缓、时而紧张,在舞台间铺陈开来——月黑风高时杀虎口外抢劫镖银的惊险、平遥街巷风起云涌的商战博弈、京都山西会馆家国命运交织的厚重、票号日升昌信义根基筑牢的坚守……那一段段历史的尘烟,那一句句富有感染力的台词,人物之间的情义,晋商信与利的角力,以及民族精神的光芒,皆在这方舞台之上翻滚、激荡、回响、再现。话剧演员们近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让一个个人物从遥远的清代走来,带着晋商的信义,穿越时光,展现在观众面前。剧场内掌声不断,令观众仿佛也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晋商历程。从而,也向观众提出了当下值得深思的文化命题:制度框架里,信义如何安放?金钱浪潮中,人心又当何存?
“复古”而“启今”
话剧《汇通天下》从剧作本身看,是一部结构宏大、情节严密的舞台艺术精品。它改编自王辉、马肇录、梁培卿三位艺术家创作的戏曲剧本《日升昌票号》,由王辉重新打磨为话剧《汇通天下》。全剧七幕加一序一尾声,以晋商雷履泰首创“日升昌”票号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将清道光年间的商贸格局、票号创制、武押镖银转文兑的变迁、金融变革等历史要素娓娓道来,极具史诗气质。
它绝非是仅对“日升昌”票号的简单再现,而是巧妙架构了雷履泰、高盛魁这对“兄弟档”之间的情感与理想冲突,并借此,把晋商关于仁义与利益、传统与创新、情义与制度的多重命题,具体而生动地塑造在舞台之上。
从序幕中杀虎口外五十万两“镖银被抢劫”的惊险,到雷履泰“血书化汇票”寻破局的坚忍;从东家李夫人铁腕决策出资改号的果决,到雷履泰、高盛魁兄弟分道扬镳的情感裂痕;再到国家危难之时,雷履泰挺身而出筹措五百万两军银,力挽日升昌危局于旦夕之间的担当……剧情一波三折,节奏紧凑,戏剧张力十足。
这绝非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借剧情重现,牵引观众重思商场往事:晋商何以“汇通天下”?票号背后的制度智慧、文化精神、人格力量究竟是什么?剧本给予了厚重的答案——以信义为魂,以商道为本。以一张汇票,完成了从晋商文化到中国精神的当代表达。
第四幕雷履泰执意给被水浸得无法看清的汇票兑银时说:“只要有日升昌在,你的银子就在。”这句看似商业承诺的台词,在剧中却成为信义文化最动人的注解。话剧《汇通天下》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就在于它讲述的是一个“从山西的地方走向国家、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精神故事。从平遥到天下,从汇票到信任,从制度到人心——在一张汇票间完成了反复的追问。它不是“复古”,而是“立新”;不是“怀旧”,而是“启今”。在全民讲规则、重契约的时代,《汇通天下》通过话剧这一形式,再次提醒我们:真正支撑规则的,不只是制度,还有人心与文化。
人物群像塑造鲜明
若说舞台是话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熔炉,《汇通天下》的群像塑造在舞台设置上极具辨识度。角色的装扮、服饰、进出、站位、转身,都有节奏地推进了剧情发展。
雷履泰是整部剧的灵魂,这一人物塑造极具现实张力。他是理想主义者,是文化晋商的代表。他的形象不是单薄的“高大全”,而是一位有情有义、有喜怒哀乐亦有担当的立体人物。他不是一上来就有开创日升昌票号的想法:运送镖银的伍彪父子,在杀虎口外遭遇土匪抢劫,以命相搏;而他的妹夫,前几年也在运送镖银途中被劫匪杀害……目睹这些悲剧,他深切感受到镖局运送银两风险极大,由此,一个问题在他心中埋下种子:能否让“银不动,人行天下”成为现实?从镖局到票号,从搏命到建制度,雷履泰的思想轨迹,不是突然发生的商业改革,而是从血淋淋的现实中被逼出来的生存智慧,在一次次被动与主动之间,摸索出金融制度的雏形。
他曾迟疑、曾焦虑、曾被兄弟误解,却始终坚守着“仁义、诚信取财”的商道。尤其是面对魏老太那张被水浸过、模糊不清的票据,他没有止于制度,而是溯源查账,最终兑出三百两银子,不仅拯救了一位老人的尊严,更托举起一个票号的信誉。那一刻,剧场中不少观众眼中泛起热意:晋商的精神,凭一张银票的兑现而活在了观众心里。
信义为先的雷履泰不是孤立的存在,他身边还有伍彪父子、高盛魁、李夫人等许多丰满的人物,共同撑起了这部剧的人性光谱。
高盛魁这个人物尤为出彩。他是现实主义者,是理性商人的代表。他精明能干、忠心耿耿、吃苦耐劳,但在仁义与利益的反复博弈中,逐渐与雷履泰产生分歧。尤其在魏老太兑票事件之后,他内心失衡,质疑制度,萌生另立门户之意,一步步成为“同益泰”的创立者。他既是雷履泰的兄弟,也是晋商的一面镜子,照出信义道路上的艰难与孤独。
他的离去,不是简单的反目成仇,而是历史不可避免的分歧与裂变。他的痛苦、愤怒、委屈,同样也令台下的观众感同身受。他离开日升昌时对雷玉卿说:“如若一日日升昌有难,我定会留得家底,保全履泰大哥,和你……”这话看似决绝,却隐含情义未了,也为人物添了几分悲剧色彩。
李夫人,也是塑造极其成功的一位女性形象。在一个男权当道的商业世界,她既是东家,也算得上是政治家。她冷静、果敢、审时度势,一句“砸锅卖铁也要办票号”,短短九个字,却振聋发聩。她是剧中推动票号转型的关键,折射出晋商家族的魄力与智慧。
雷玉卿、高福生、冬生等角色,则将生活肌理与情感细节注入剧中,使之更加真实可感。这是一个群像戏,也是一部精神大戏。
传统题材的诗意呈现
一个好的剧本,需要一个懂它的舞台,原创话剧《汇通天下》的导演,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部原创现实题材的话剧,《汇通天下》没有回避讲述晋商历史常见的沉重和距离感,它巧妙运用舞台语言,让厚重的历史在视觉与听觉中“活”了起来。
首先是舞台设置极具动感。序幕的“杀虎口外抢劫镖银”极具张力,火光、喊杀声、马蹄声,血光与镖银交错,开场即气氛紧张,迅速将观众拉入话剧的历史环境。几案挑檐、古老街巷、各地商号会议、日升昌柜台、平遥票号前厅、东家大宅院、山西会馆等场景变换流畅,兼具写实与写意,使观众如同行走于百年前的晋中大地,充分展现了剧场空间的叙事张力。
其次是意象设置。比如“血书化汇票”的舞台处理,一束光落在雷履泰身上,他捧着伍彪染血的书信……下一幕的光影变幻中,“日升昌汇票”缓缓定格——这不仅是一次金融革命的呈现,更是一次舞台上的诗意创造,象征着从血与火中走向制度文明的征程,令观众眼含泪光,这不是技术,而是情怀的力量。
再如剧中多次出现的算盘、老马褂、关公像,既有象征意义,也具有山西的历史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地将晋商的精神贯穿其间。
在第七幕中,雷履泰遭遇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挤兑风波,高盛魁以“同益泰”的全部家当,解日升昌票号的燃眉之急。此时,雷履泰与高盛魁两人目光交汇,灯光渐暗。“今日前来就是兑现当日承诺,如若一日日升昌有难,我高盛魁定保雷大掌柜,来人!速将所有银两封箱同日升昌所筹军饷,一同进京。”这一幕末,高盛魁的几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剧本真扎实。”“台词贴切!”“演员表演到位。”走出剧场,观众边走边议论,还沉浸在话剧的情景之中。《汇通天下》不是一部地方小戏,而是一部可以走向全国舞台的优秀原创话剧。它以平遥为点,以晋商为线,以票号制度为面,铺陈出一个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性的文化图景。它是市文联“引进来”舞台艺术精品的成果,也是山西工商学院文艺创新的典范。它用日升昌票号为线索,串起一个跨地域、跨阶层、跨时代的宏大叙事;它借商业题材讲述了中国人关于信义、担当与智慧的民族记忆,生动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坚信,这部话剧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晋商精神,让更多观众看到:那片土地上曾经走出一群用算盘作刀枪、用汇票写信义的商人,他们的名字,叫“晋商”;他们的信仰,叫“汇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