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喜欢一遍又一遍翻阅母亲的朋友圈。她是一个喜欢记录的人,所以朋友圈里充满了我们生活的痕迹。有时候我见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起初还会笑着感慨。可转瞬间,心中便生出悔意,潮水般将我包围,模糊了双眼……
我悔的是什么?是过去发生的桩桩事,是自己做的每个选择,是被我忽略的家人的情绪,是我错过的时间。如今,我站在山顶看向山脚的自己,四目相对的瞬间,不知当时的我可知未来会被悔意纠缠?
2018年,我刚步入初中。母亲力排众议将我送入私立中学,我的独立生活就此开启。那时的我拼命成长,没日没夜地学习,人人见了总会夸一句“这孩子真懂事”。可这“懂事”之中,藏着对家人的忽视,当时的我,浑然不知。
其实并非真的懂事。同年,爷爷生病了,紧接着疫情袭来,我学习的地点从学校转移到家里。爷爷喜欢看着我上课,可我却因为他和好朋友聊天,导致老师听不清我回答而大发脾气。我只顾着自己委屈,不懂爷爷想陪伴我的心意,亦没留意到他聊天时难得的开怀。
后来升入高中,文理分科成了我的一大难题。我在它们之间反复摇摆,不知如何选择。所有人都告诉我“大环境下文科就业难”,于是,我在纠结中选了理科。此后,数理化成了我的梦魇。我一次次因为解不出题而伤心,一次次无奈地看着倒数的成绩,满心焦虑与迷茫:是我选错了吗?手机成了逃避压力的出口,我沉溺其中,对身边的一切,甚至家人,视而不见。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家中上网课。爷爷还是像以前一样,推开门看我在做什么,我却总挥手让他离开,他就推着轮椅走向窗台。我只知道那天手机里的视频多么有趣,却不知那天的阳光是多么耀眼,更不知道爷爷独坐窗台边的落寞……
突然有一天,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瞬间醒悟。看着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的他,泪水止不住流。我知道,他满是不舍,放不下的人太多。我哭着承诺,一定考上大学,让爷爷不要担心。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既开心又悲伤:爷爷会知道吗?我心里满是自责。怪我太愚钝,怪我不够懂事,怪我曾推开了爷爷拉着我的手,怪我没有教爷爷如何使用智能机,怪我没有听完他讲的故事……
我时常任思念在脑中奔跑,悔意却始终淡不下来。爷爷的离去,让我懂得了家人的重要性、陪伴的重要性。如今,我更用力地爱我的父母与姐姐,生怕自己再后悔。
现在的我,好像又遇到了难题,又陷入后悔。悔自己进不了学习状态、理不清生活费、管理不好时间……可那天推开家门,阳光温暖,像爷爷还在时的模样。我突然懂了:悔是成长的刺,扎过之后,便不要再无谓消耗。我要带着对爷爷的思念和他教给我的爱,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