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阳气生发渐旺,万物欣欣向荣。在此时节,人们可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际,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那立春时节应该如何正确养生?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医师娄静来说说。
审慎起居,舒展身形。春天重在生发,可稍微晚睡、早起。具体来说,稍微晚睡是22时左右入睡,若超过23时宜伤胆气;早起是天亮即起。
在形体养生方面,要“广步于庭”,即多到室外散步。“被发缓形”指散步时可解开头发,伸展伸展腰体。以此适应生发之机,便于吐故纳新。“被发缓形”还可引申为勤梳头。因为头部穴位丰富,被称为“诸阳之会”,上面分布着许多经络、穴位,立春梳头正符合春季阳气萌生升发的特点,有宣散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舒畅心情,减少疾病。肝气像树木的枝条一样,喜舒展,忌讳捆绑、抑郁。所以立春后要保持心情舒畅愉快,进行旅游踏青、空谷放歌,保持阳光向上的心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身心和谐、精力充沛。郁闷之气宣发舒畅出来,机体气血运行正常,身体自然健康。反之若闷闷不乐、怒气冲冲,肝气郁结或郁久化火,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饮食有度,宜食甘辛。春季阳气初生,在饮食养生方面,除了注意生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食物。立春后要多吃五谷,它们是种子,主生发。蔬菜要吃应季的,不吃反季节的。
要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银耳,润肺生津、养阴柔肝;燕麦,益肝和脾,能补虚损、止虚汗、降血脂。
立春后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不宜吃过辣、过咸、肥甘厚味,如麻辣火锅,猪肉、羊肉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助湿困脾,损耗阳气,助火扇风,导致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乍暖又寒,春不减衣。立春过后,天气由寒转暖,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故在时节养生方面,应特别注意“防风寒”。尤其是早春,因为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体表抵御外邪能力较弱,同时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寒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湿气,表现出感冒咳嗽等症候。因此,立春在衣着上主张“下厚上薄”,尤其是老年人,不可骤减,脖子、腰部、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需要格外精心防护。外出最好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衫,避免脖颈暴露在风寒中。
因势利导,注意调肝。所谓“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体也是如此。如果能顺应这个天机,合理调养,有利于治好旧病。
春季肝气旺,肝气过旺就会影响身体其他脏腑的功能;肝气又不能压抑,要合理转化和排泄它,中医把这个治法叫疏肝理气。娄静介绍,采用中药汤剂辨证内服与艾箱辨证药物灸、拔罐疗法、砭石灸、督脉灸、中药熏蒸、耳穴压豆等外治疗法相结合,均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益气健脾、强身健体。
(大河健康报 吴文可)